《东极岛》“惊涛骇浪”扬州造
2025-08-12 08:02: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李鑫津

8月8日,电影《东极岛》全国公映。这部影片大部分水戏的场景搭建与拍摄均由扬州影视基地完成,其中“里斯本丸”号沉船救援、阿赑和阿荡兄弟潜水救人等核心场景,正是在该基地的亚洲最大“超级水棚”内拍摄而成。该片不仅以“华语影史最长水戏拍摄”创下行业纪录,更通过实景造船、智能水景控制等突破性技术,助力中国电影工业化突围。

走进扬州影视基地5号影棚,1∶1复刻的战俘船残骸仍保持着拍摄时的原貌。这艘耗时4个月建成的“海上监狱”,从铆钉纹理到舱门密闭性都严格遵循历史逻辑,其姊妹船数据源自26艘同型舰船的档案资料。“我们放弃CG建模,选择最笨也最可靠的实景搭建。”美术指导赵紫冉介绍,为还原沉船时的物理震颤,船体结构能承受12级风的力学冲击。

这种工业级较真贯穿全片制作。在扬州影视基地9000平方米的超级水景基地,剧组开发出“水下联排双机位超宽拍摄”系统,通过远程遥控无人机完成深水区布光,搭配16台快艇发动机制造的漩涡虹吸效应,将摄影机置于3米深的水域中,在人造浪里捕捉演员的每一次呼吸震颤。灯光团队用10余台起重机架设的“灯海”系统,能模拟从黎明到黄昏的自然光变化。这种技术赋能使得70天的水下拍摄顺利完成,创下行业新纪录。

作为扬州影视基地首批启用的核心项目,超级水景基地的建成投用,标志着华东地区影视工业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升级。扬州中交光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勇介绍,超级水景基地人造浪最小0.5米、最大可达3米,可造200多种浪形,《东极岛》的实景拍摄正是通过“人造浪+气动爆破”的物理特效,让演员在真实水感中完成表演。

据了解,总投资46亿元的扬州影视基地,目前已建成19个专业摄影棚,其中1万平方米超大影棚和亚洲最大室内水景中心构成核心竞争力。李勇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基地吸引超百家影视企业入驻,累计备案影视作品41部,参与出品的电影票房突破65亿元。

产业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如今,在扬州影视基地周边3公里范围内,正逐步形成包含道具制作、后期特效、演员经纪在内的全产业链集群。今年举办的“江苏电影再出发”论坛上,业内专家将其称为“影视产业新基建的典范”,认为其用工业标准重构了电影制作流程。李勇透露,基地正联合中影股份开发影视工业管理课程,将《东极岛》的制作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案例。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