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伟伟)近日,省科技厅网站公布2025年第一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我市778家企业入选。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尚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申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入库编号,是企业核心技术获得“技术牌照”的有力印证。据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能获得诸多优惠,如税收减免、亏损弥补年限延长、财政补贴奖励、科技型政策优先支持、研发费用补助、企业上市培育服务等,还能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吸引优秀科技人才,提升通过产品投标、科技项目申报、研发机构建立、申领创新券等方面的成功率。
近年来,我市把培育科技型企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力引擎,集聚一批兼具高成长性和创新性的科技企业,并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突出主体培育,优化企业发展。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推动科技企业规模质量实现双提升。着力科研攻关,厚积薄发出成果。我市致力于科技自立自强,引导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项目带动研发,以研发引领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送政策、引人才、供资金,帮助经营主体纾困解难,让企业享受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随着新认定的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我市将进一步推动更多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迈进。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突出三项重点,壮大更高水平企业集群。一是突出“引”,狠抓科技招商。围绕“11669+X”招商体系,推动科技招商与产业招商同向发力、统筹推进,积极落地一批技术攻关、科创平台、成果转化项目,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中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源头活水”。二是立足“育”,重抓科企培育。做好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参评。持续推进高企培育,逐企制定个性化培育措施,一体推进“规升高”“小升高”;整合多方资源,联动培育高成长性、高价值型标杆科技型企业。三是聚焦“提”,深抓服务提升。强化部门协同,统筹构建“项目引导、政策激励、金融支撑”接力支持模式,全生命周期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推广“科研保”产品,通过保险增信拓宽融资渠道,促进金融资源精准投放,更好激励企业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