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老字号全力打造新场景,撬动文旅消费新活力
2025-08-24 08:13:00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  】【打印

百年万通酱醋香飘街巷,马市街饣它汤店前排起长队,老同昌茉莉花茶氤氲芬芳……老字号,是城市的味觉记忆,更是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

在传承与创新中,徐州老字号不仅守住了老味道,更焕发出新活力,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随着徐州文旅热度攀升,老字号正以徐州“味蕾游”的核心IP的身份,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梯队发展

老字号成为城市“金名片”

在大同街“三珍斋”,店内食客如织。这家始创于1929年的江苏老字号,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馄饨、蒸饺、卤菜,是几代徐州人舌尖上的记忆。

曾于1995年停业的“三珍斋”,由徐州金悦饮食服务公司在大同街原址重建,经营面积扩至千余平方米。重开后的“三珍斋”,传承“三珍斋”馄饨、蒸饺兼营徐州特色小吃,并专注推介徐州经典菜肴,既守护传统手艺,又结合现代消费需求,引入线上引流、升级品牌等创新营销,让老味道飘得更远。

“三珍斋”的焕新之路,正是徐州老字号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徐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孕育了众多知名老字号品牌。目前,徐州有中华老字号4家、江苏老字号14家、徐州老字号50家,形成层次清晰、矩阵发展的老字号梯队。

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些老字号涉及调味品、酒、食品、肉制品、中药以及健康、文化、百货等多个与民生紧密相连的领域。

老字号不仅在产品上独具特色,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如泰康食品始建于清朝末年,其蜜三刀、羊角蜜、酥糖等传统产品,仍是徐州人记忆中难以忘怀的味道。

这些经历岁月的老字号,不仅是一代又一代徐州人记忆,更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创新求变

培育“国潮”消费新生态

面对消费升级新变化,徐州老字号主动求变,不断突破传统,以产品、渠道、营销等多维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在传承中闯出“新路子”。

产品创新是核心抓手。许多老字号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研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两来风在传统辣汤和猪肉煎包的基础上,推出新口味,如虾仁煎包、荠菜煎包等,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历史悠久的“冯天兴”在百年技艺基础上,推出金牌酱鸡、酱香牛腱肉、鸭舌、五香熏鱼等新产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营销成为更多老字号推广的重要渠道。马市街饣它汤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老手艺,拓展消费群体。“红叶”牌桂花山楂糕系列产品入驻淘宝、抖音、京东等电商平台,“在外地也能网购家乡味。”在济宁定居的徐州人赵大爷说。老同昌同样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线上小程序,将茉莉花茶等特色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营销方式更接地气。今年以来,徐州接连举办老字号嘉年华年货大集、美食快车万里行等活动,老字号企业在活动中陈列和展示特色产品,并通过现场制作、互动体验等形式,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消费盛宴和老字号品质盛宴。

今年春节前夕,市老字号企业协会在环球港举办的徐州市老字号嘉年华年货大集活动,吸引了恒顺万通、沙沟邢氏小磨香油、许老八包子铺等20家老字号品牌参与。活动中,不少老字号品牌包装升级,以文创设计“圈粉”年轻人,让老品牌焕发时尚感。

融合文旅

打造消费新IP

如今,老字号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为文旅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

徐州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是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典范。街区集时尚餐饮、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精品民宿、人文书店等业态为一体,其中两来风、许老八包子铺等多家老字号店铺集聚,成为游客体验徐州味道的热门目的地。

“除了看历史文化景观,更能品尝老字号美食,让人流连忘返。”来自盐城的游客董女士说。凭借这些丰富业态,近年来,徐州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火爆“出圈”,成为徐州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大同街作为徐州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街,承载着徐州老字号的传承。这里不仅保留钟鼓楼、中山堂等老建筑,也有老同昌、“三珍斋”这样的老商号。“小时候最盼着爸妈带我来吃三珍斋,一口热馄饨下肚,别提有多舒坦了。”80后张女士回忆道。

随着徐州文旅的爆火,这些老字号也逐渐从徐州人的日常生活中走出来,成为响当当的城市味觉名片。如今,这里被纳入“彭城七里”文脉片区,通过配套设施升级,数字化建设,在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游客漫步其间,既能品尝地道美食,又能触摸城市记忆,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消费体验。

今年8月试运营的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更是老字号与文旅融合的“集大成者”。作为徐州首家全场景、沉浸式主题餐饮文旅项目,馆内集结蒜爆鱼、把子肉等数百种徐州美食,其中不乏多个老字号品牌,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全方位感受徐州饮食文化,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

政策助力

共绘老字号发展新图景

老字号已成为消费升级“新支点”。徐州商务部门正聚焦优化环境、丰富业态、完善功能,持续推动老字号振兴。

据徐州市老字号协会秘书长刘春雷介绍,今年,我市通过组织开展老字号创新发展系列活动、拓展宣传渠道、加强梯队培育等举措,进一步壮大老字号队伍。下半年,将继续推进“三进三促”活动,组织老字号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让更多人了解老字号故事。同时,协会将联合高校搭建“徐州老字号研创研究中心”,深入挖掘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需求,推动产品升级与文化挖掘。

“老字号不仅是商业品牌,更应成为城市文化符号。”徐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企协同、守正创新的模式已初见成效,随着“徐州老字号研创研究中心”等项目落地,徐州老字号将持续深化“文旅商融合”,从“本地记忆”走向“全国名片”,为城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更多活力。

作者:郑微  编辑:郭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