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时鼠标点快了,系统立马弹出提醒;有专家频繁查看某家企业标书,预警信息瞬间传到监管后台。”近日,在如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智见证室,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动态数据介绍。
传统交易里,人工见证常陷“两难困境”:一边要逐环节紧盯流程,不仅耗人力、费时间,还容易因疲劳漏看关键细节;一边面对招标文件合规性审查、交易风险识别等复杂工作,单靠人力判断难以及时发现“隐性问题”。为破解这一困局,如皋持续迭代升级交易系统,把AI技术深度融入交易全链条,给交易监管装上了“电子眼”。
在招标文件合规性审核环节,如皋创新搭建“交易大模型实验室”,通过AI算法对招标文件逐字扫描,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与合规性校验——小到是否存在“本地企业优先”的歧视条款,大到是否符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从源头杜绝“隐性门槛”,让所有企业的入市标准更透明。
进入评标环节,“AI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化身“智能把关人”,自动纠正投标文件里的错敏词、核查填报合规性,还能为评审专家打分提供精准参考;更有“智慧眼”实时扫描交易数据,一旦发现多家企业投标信息高度相似、报价异常联动等围标串标迹象,立马触发预警,让违规操作无处遁形。
数智化不仅让评审速度提了上来,更让交易全程“每一步都留痕、每一个环节可追溯”。自“数智见证”系统上线以来,这双全天候在线的“电子眼”已实时监控1442宗交易,智能识别专家异常行为39起、触发风险预警78次,见证效能提升60%,过去人工盯守的“盲区”如今全被覆盖。
“有了AI智能辅助评审,再也不用为‘赶进度、防出错’两头焦虑了。”参与如皋市西片区雨水主管道工程评审的专家李刚深有感触,“以前投标企业多的时候,评几百份标书要忙大半天,现在半小时内就能搞定,还不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