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制造强国重大战略部署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无锡这座江南水乡的“温柔摇篮”里孕育出的一批优势产业,以最硬朗的姿态参与描摹“中国制造”的大观。
平均每1分钟就有2.4辆电动车从无锡销往全球;中国道路上飞驰的几乎所有乘用车,都搭载着“无锡芯”;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全国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皆由无锡包揽;无锡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核心三业”规模占江苏一半、全国1/8……
从经济大市的地位和使命出发,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挑起大梁,无锡有产业科技创新的优势,也必然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展现更大作为。对关键技术难题的“较真”、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支撑的坚持,终有回响: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4.6%,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增速均超6%。
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无锡优势产业的培育历程也可以看作一部不断打破天花板、重塑竞争优势的奋斗史。
“无锡优势”是如何炼成的?
企业发展成就是地方产业的微观呈现。8月20日,芯片封测龙头长电科技公布半年报——营业收入186.1亿元,同比增长20.1%,两个季度收入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财报显示,汽车电子领域、工业及医疗电子领域的收入带动显著,企业在高附加值市场的战略布局正在“生效”。这一从江阴晶体管厂演变而来的地道无锡企业,在跨越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经历改制、注资、扩产、上市等多轮转变,在全球半导体封测市场崭露头角,近年来稳居委外封测营收的全球前三。
而其所在的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也已突破2500亿元规模,产值排名全国第二。从上世纪80年代起,无锡先后承担国家多项重点工程,长电、华虹等龙头集聚,一众链上企业“长枪策马”,成就了无锡“中国集成电路黄埔军校”的名号。前有生产出中国第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光辉岁月,近有国产首台28纳米关键尺寸电子束量测量产设备8月15日成功出机的芳华再续,专家点评此举对于填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关键环节空白、提高国产芯片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座城市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的发展能力。无锡的企业与产业在命运上如同“照镜子”般存在某种共振——产生于战略需要、在制度创新中转型、在科技突破中壮大。
这种对于“机会”的把握让投下的“火种”更有机会呈燎原之势,书写出无锡产业高原上“多峰竞秀”的精彩篇章。作为物联网的首航之城,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延续“百年工商”的制造能力,无锡去年29家企业入围“中国机械500强”,23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数量全省第一;先后落地阿斯利康、药明康德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无锡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连续5年年均增幅超13%。
包括高端纺织、物联网等产业在内,无锡已有5个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与此同时,代表着未来发展新势力的产业正在崛起。去年9月,总投资11亿元的华立聚能新能源及核聚变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签约开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深无锡在核能新赛道领域的显示度,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壮群强链;在梁溪区东方空间产业园内,“原力-110”百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已进入生产制造的冲刺阶段,7月末将迎来“心脏”部件——涡轮泵与燃气发生器的联合试验。而在数月前,无锡商业航天产业在火箭、卫星、数据等细化领域明确了7家链主企业。无锡对链主的关注以及对产业环境的打造,正塑就产业“蓄水池”。
优势产业的培育并非一朝一夕。让优势产业保持生机,同时不断培育后备力量,无锡设立的“465+X”现代产业集群框架大有深意。“不光是有梯度地培育尖端产业力量,更是有组织地托举城市级集群承接更多战略需求。”相关人士表示,这亦是一种因地制宜。
既是“实干派”也是“创新者”
纵观无锡地标、优势产业,有个共同点:时间够久。这些产业何以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活力?唯有创新。
在今年“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江苏赛区首场行业赛上,无锡惠然科技电子束技术项目从来自全省的几十个优质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成长企业组最高分。
优势产业的价值必须置于国家战略的宏大坐标中方能看清。扫描电镜作为微观检测领域的“工业眼睛”,其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直接关系到研发、生产可靠性。惠然科技以100%自主可控的电子光学系统,打造出全国产化扫描电镜产品矩阵,实现了从整机系统到零部件的全链路安全可控,彰显了中国制造突破技术封锁的决心与实力。
无锡的“突围”是静默而深刻的,跨越时间维度,每一个蓬勃向上的产业集群中都有一批坚定不移的技术开拓团队支持,并在核心力量的养成中成为国家产业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7月3日,迪哲(江苏)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舒沃替尼的新药上市申请正式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在美国获批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国创新药。以源头创新策略参与全球化竞争,迪哲向世界展示了本土生物医药企业的高成长性和行业竞争力。
“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相关人士指出,啃下的“硬骨头”终会滋补产业血肉,最初无锡肩挑“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如此,如今在大飞机产业集群中对新材料、零部件关键技术的逐个突破亦是如此。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打通创新链条、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渴望突破的无锡企业群体中尤甚。今年3月,宝银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庄建新科技创新团队获评“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团队以庄建新为技术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体,聚焦的正是国家在火电、核电、航空航天、军工等重点领域高端装备用关键材料的重大需求。此外,清华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多家知名科研院校、研究所均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项目科研攻关和产业化工程应用。
无锡优势产业的雕刻不只限于一城一域的经济增长,“数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和“敢闯敢干”的锐气下是为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的信念决心。今年来,无锡大力开展关键技术材料攻关,建立短板产品、长板产品和前沿产品三个清单,以及“揭榜挂帅”“赛马制”企业储备库,支持骨干企业开展掩模版及其关键材料、高温合金返回料技术攻关,213个产品入围江苏省工信厅新技术新产品,9个产品入围长三角区域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广。
从“国家队”向世界级跃升
从一城之域到国家节点,从产业高地到创新灯塔,对产业优势坚定不移的塑造巩固带来一系列变化。优势产业愈来愈多地展示其向外“输出”的能力。
为行业提供更优的生态支撑,工信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上,无锡钙钛矿光伏组件、生物原料及其功能食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实海验证等平台在列。江苏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与系统集成中试平台依托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建设,立足国家封测产业集群,聚焦“微系统集成、先进封装、可靠性测试”三大核心技术方向,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与上下游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解决技术难题,为产业输送专业人才。
转个身,以无锡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尖端能力正阔步走向世界。“与沃尔沃合作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前不久,日联科技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带着感慨,向大家分享了这一合作达成的喜悦。要知道,沃尔沃安全需求清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要比同行高出90%,这一行业“天花板级”的要求却成了日联科技工业X射线检测技术能力的又一次有力印证。据悉,日联科技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匈牙利、美国等地成立海外子公司或设立海外工厂,2024年海外销售同比增长20%。此外,德科立光电子等一批无锡企业把东京光纤光学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当作展示前沿技术、拓展海外订单的好机会,越来越多的锡企携手共舞于“世界舞台”。
与以前不同,“埋头”赶路的企业需要越来越多地“眺望”,全球金融化趋势下,新时代的产业发展需要企业成为既能完成技术突破,又能应对资本博弈的“多面手”。在无锡,一场酣畅淋漓的金融运作浪潮正在为优势产业增添韧性。今年初,盛合晶微半导体有限公司宣布,面向耐心资本的7亿美元定向融资已高效交割,投资方主要为无锡和上海两地国资。据悉,该笔融资将助力公司正在推进的超高密度三维多芯片互联集成加工项目建设。值得关注的是,与此同时,盛合晶微也在积极推进IPO上市。
去年首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落地无锡,总规模100亿元的三支基金中,有两支——江苏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母基金、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是针对无锡优势及地标产业而设立的。在塑造城市产业优势时,巩固、放大优势产业永远都是无锡的“优先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