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旅”融合引来八方客
2025-05-07 09:11:00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张瑾

“五一”假期,在“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丽景致中,“烟火气”与“潮经济”融合共振,城乡180项文旅主题活动精心打造“文旅+”多元活动矩阵,徐州五大乐园、彭城风华等文旅项目持续发力,让八方游客感受楚韵汉风、山水徐州的独特魅力。

据移动数据平台监测,“五一”假期期间,全市游客接待总量635.28万人次,同比增长20.47%,外地游客占比62.91%。

据智慧文旅平台数据统计,“五一”期间,全市纳入监测的28家重点景区去重后共接待游客246.59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65.16%),同比增长18.66%;景区消费总额8.23亿元,同比增长16.85%。

据美团平台监测,假日期间全市游客接待总量、游客消费规模总量均居全省第四位,分别同比增长37.3%、33.2%,游客接待总量增幅和游客消费规模增幅分别排名全省第一和第二。游客夜间消费表现方面,“五一”期间,全市夜间文旅消费规模占比约66.8%,较去年同期增长35.2%。

据携程平台监测,90后、00后占游客总量的61.5%,旅行年轻化趋势显著,年轻游客是徐州旅游消费的潜在主力军。

彭城七里揽一城风华

探徐州古韵,品文化真味。 假期里,沿着“微更新”后的彭城七里文脉轴线City walk,古彭城的人文历史尽收眼底。

故黄河景观绿道成荫,焕然一新的巍巍黄楼前,横卧的卷轴形状石碑上刻着《黄楼赋》全文,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中心商圈,音乐、电影与商圈碰撞,“场景焕新”+“首发经济”让传统文化在潮流生活中,重新定义“五一”假期的打开方式。

文庙街区灰墙黛瓦的仿古建筑群间,粉色猫玩偶的主题美陈吸引往来行人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痒痒花生活节市集、江北第一楼古装演出以及广场民谣乐队演出,不断解锁着老城的新潮玩法。

回龙窝复古市集上,青砖巷陌化身时光隧道,从古装服饰到中古首饰,从传统手工艺品到创意潮流单品,游客在此一秒穿越复古与新潮交织的平行世界。

5月的暖风掀开户部山的诗意帷幕,“春至户部山汉潮游园会”在假期首日接待游客2.5万人次。从汉风古韵的沉浸式体验,到时尚潮流的商圈场景,“文化+创意+消费”的融合模式,将千年文脉化作可触摸、可品读的新场景。

徐州顶流小吃街是啥样?从户部山穿过解放路,丰储街的烟火里藏着动人的生活画面。白天人潮如织,晚上灯火通明,这处本地人吃得香、外地人打卡忙的宝藏街区,在“五一”假日充盈着美食的香气、人来人往的热气。

作为彭城七里起点的下圆墩,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也是目前徐州市区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址。假日里,新开放的下圆墩遗址公园让往来游客放慢了脚步。一对从上海探亲回徐的年轻夫妇推着童车在此流连忘返:“从闹市区来到这里,在刻画着耕织等场景的浮雕前触摸历史,让人心静。”

云龙湖大型湖岛实景演出《彭城风华》,沉浸式讲述苏轼在徐州的故事,将千年文脉化作山水诗情的城市记忆。据移动数据平台监测,“五一”假期期间,云龙湖景区接待游客量66.33万人次,位居全市第一;观赏《彭城风华》外地游客占比70%。

博物馆艺术馆引流吸客

拓展空间,突破博物馆的有形边界,让更多藏品走出库房、融入生活、走进大众,假日里,徐州各家博物馆纷纷推出新展,延时开放,增加志愿讲解,举办研学活动。

徐州博物馆于5月1日推出特展“涪城汉韵”汉代精品文物展,与馆内六大基础展厅的文物瑰宝竞相媲美,博物馆文创市集及研学受到欢迎。5天假日,徐州博物馆接待观众58720人次,同比增长64.34%;文创产品总销售额78万元,同比增长25%。

在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临展厅,于5月1日开展的汉玉归匣·楚韵重光——文物“归省”特展,楚王陵珍宝S形玉龙佩、青铜酒器等珍贵文物从徐州博物馆库房重回出土原址,再现楚王的奢华。博物馆所在的汉文化景区,汉服汉礼展示、甲胄体验巡游等活动让汉文化“活”在当下。5天假期,汉文化景区共接待游客达22万人次。

龟山景区的夜场活动中,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演出通过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等创新形式,激活夜间消费潜力。点石园内设置的多处光影装置,再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古典意境。

以徐州文物、美食为模型的徐州文创,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潮”起来、让味道“走”出去。西汉舞俑AR徽章,彭城饱藏地锅鸡等毛绒玩具,让来徐州的游客爱不释手。据悉,徐州市文旅集团文创去年营收突破2600万元,已发展成为区域内头部文创企业。

假日里,共有16.62万人次的参观者走进淮塔园林接受红色教育。以“人民伟力·劳动丰碑”为主题,淮海战役纪念馆推出多项社教活动,带领游客沉浸式感受革命年代的奋斗印记。70岁的山东游客李先生在留言簿上深情写下:“革命精神永存,祖国繁荣昌盛。”

音乐与美食相遇,生活与艺术交融,假日里的徐州艺术馆,哪吒主题国漫展+虚拟动漫展引人入胜,“云湖 7 号”艺术市集集聚生活美学。湖景、音乐、美食、电影、艺术市集、趣玩、夜游七大特色场景交相辉映,让市民、游客在艺术浸润中感受生活之美。

五大乐园持续发力

互动场景丰富、主题活动精彩,徐州五大乐园的多元玩法,给游客带来“恣在”体验。综合景区统计数据,徐州“五园”共接待游客47.51万人次,收入6746.36万元。

在徐州园博园,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元素的国家级非遗小相狮舞震撼上演。从传统非遗的震撼演绎到草坪露营音乐,徐州园博园以丰富的活动矩阵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

在徐州方特乐园,九只巨型萌兽公仔将游客带入童话世界。萌兽大集市里,特色文创产品备受青睐。在“飞翔”中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在“大风歌”中感受楚汉的磅礴雄风,狂欢了一整天之后,还有“萌兽嘉年华”主题夜场演出带来别样的体验。

与斑海豹亲密接触、观看白鲸跃游……徐州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中,群豚齐跃、空中360°翻转、高空顶球、浪漫骑士、激情冲浪等节目,为观众打造一场充满惊喜与尖叫的互动体验。

萌宠互动,马戏狂欢,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的“马戏欢乐节”精彩纷呈。园区王牌剧目《国际大马戏》单日演出场次提升至6场,刷新自运营以来最高排场纪录,为观众带来充满“高、惊、险、美”的马戏艺术。

在徐州乐园,过山车惊险刺激,千年非遗打铁花惊艳全场,日夜两场花车大巡游将游客带入童话世界,高颜值的NPC在不同时间段亮相吸引着年轻粉丝们纷纷合影、分享朋友圈。

“奔县进村”体验慢生活

山水美景,田园风光,乡村好物,特色文旅活动……“五一”假期,许多人避开城市热门景区,选择“奔县进村”,在自在惬意的“乡韵”中,体验慢生活。

5月1日,“拔剑泉边有好市·拔剑泉非遗新市集第六季”在铜山汉王镇火热开启。非遗烟火气碰撞江湖烧烤,艺术村落邂逅露营秘境,烧烤吉尼斯挑战赛、潮趣文创等活动精彩纷呈,当天吸引4万余人次游客共享假日狂欢。

在柳泉镇北村村的“邂逅浪漫花海,乐享田园风情”主题游园会上,杂技表演、古装舞蹈等活动,既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开辟了增收渠道,假期首日游客突破3万人次,收入近50万元。

新沂推出“心怡乡村游”等8项系列活动,假期首日,马陵山景区、窑湾古镇景区接待游客3万人次。5月2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首次在徐州进行文旅直播,连线报道了桨声灯影里窑湾古镇的夜游盛况。

丰县文博园广场,15场文艺演出融合民俗+现代艺术,每天吸引观众近万人次。丰县王沟镇张蒋河村,300余亩樱桃秀色可人,每天2000余人次游客前来采摘,采摘樱桃收入数万元。

邳州艾山举办“五彩之境 艾上春天”系列文旅活动,土山古镇举办“弘扬综艺精神,品尝土山土味”活动。假日里,邳州12家A级旅游景区及4家乡村网红景点累计接待游客76.494万人次,同比增长20%。

跟着赛事去旅行,“云龙一游 艇有意思”云龙区赛艇挑战赛、沛县社区运动会健身龙交流展演赛、奔跑贾汪·大洞山运动嘉年华、铜山区天府广场街舞挑战赛、首届苏皖鲁豫“村界杯”农民足球邀请赛等活动,以“赛事+旅游”的模式,让游客在自然画廊与生态景观中惬意碰撞。

细节里彰显待客之道

“五一”假期是出游出行的高峰期,更是展示城市形象、促进文旅消费的关键期。徐州文旅在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徐州高铁站等人流密集地打造多维立体的品牌传播体系,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徐州、走进徐州、爱上徐州。

我市文旅、市场监管、公安、交通、城管、商务等相关部门联合办公,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旅市场优化保障工作,及时处理游客反映问题和诉求,保障景点景区、道路交通、宾馆餐饮等井然有序。

徐州公交集团精心筹备并推出21条公交旅游专线,串联起徐州热门景点和美食街区。徐州地铁延长运营,并推出免费寄存、无障碍接驳、母婴室护理等12项服务。市场监管系统围绕“吃、住、游、购”,全系统出动检查人员5780余人次开展执法检查。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守一线开展日常巡查,为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安全保驾护航。

以 “友好徐州 志愿有我” 为主题,徐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团市委、文广旅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文旅集团、地铁集团、交控集团等多家单位,开启文旅志愿服务工作,为来徐游客营造一个温馨、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云龙湖风景区在节前组织安保队伍进行应急演练,针对“游客丢失孩子”等突发情况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游客安全、舒心的旅游体验。汉文化景区在游客等候区搭建了20顶遮阳棚,北京游客王女士点赞:“高温也能优雅地逛景区,徐州文旅太贴心!”

种种“宠客”举措,让广大游客感受到了别样的城市温度,在细节之处彰显着城市的待客之道。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徐州文旅将继续深挖文化沃土,让每一处风景都成为讲好徐州故事的窗口,让每一次相遇都成为爱上徐州的理由。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