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库无恙,筑就水安全屏障
2025-05-07 09:22:00
来源:无锡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干旱,降水较常年偏少七成左右,为无锡地区有气象记录(1951年起)以来同期最少,4月20日起达特旱等级。但我市河网水位却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昨从市防办了解到,是现代水利工程的加持和科学调度筑就了水安全屏障,仅江阴沿江今年以来就累计引水15.36亿立方米;望虞河引江济太入湖流量增至每秒120—130立方米,累计入湖9.49亿立方米,超过历史同期最大值。

昨日,江阴江堤闸站管理中心的中控平台前,负责人薛峰仔细查看沿江闸、泵引水情况。“今年以来青阳水位偏低,一度低于控制水位,为3.24米,幸亏江阴沿江这几年新增了定波、新桃花港等水利枢纽,向内河加强‘送水’。”他说。当天,按照市防办根据河网水位发出的指令,他们停止运行沿江的大河港水利枢纽,定波、白屈港、新桃花港3座水利枢纽开机8台,流量为每秒172立方米。“往年汛期前枢纽泵机都是开一段时间停几天,今年一直没停过,‘五一’也不例外。”与此同时,沿江14座闸站加紧利用长江高潮位开闸引水。由省水利厅管理的新沟河江边枢纽也持续引水。数据显示,至5月6日,新沟河江边枢纽引水5.63亿立方米,其他闸泵站引水9.73亿立方米。

从市防办了解到,今年省水利厅采纳我市建议,加大了镇江、常州引江力度,使我市上游来水量更丰富。望虞河引江济太调度进一步优化,入湖流量达每秒120—130立方米,为10年来同期新高,时间从以往的冬春季转为持续至今,有效提高了入湖水量,减缓了太湖水位下降,改善了沿线地区水网生态。沿江船闸加强控制运用,减少了水量损失。

“水利工程让我们在干旱天气农业灌溉无忧。”滨湖区马山街道的程禾乡创农业基地负责人朱丽娟说。基地有近1000亩果蔬、粮食基地以及200多亩茶田,平时灌溉都靠附近的湖山水库。为解决2022年干旱时水库见底、引水难的问题,他们向水利部门申请后建设了马山小南湾抗旱引水工程,通过长1.3公里的地下管涵,将附近直湖港水引至水库,有效保障了农业灌溉。在宜兴,受益于2022年1000万元中央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30万亩农田通过河道清淤、维修增设泵机等项目增强了抗旱体质。

因降水量少,宜兴19座水库蓄水总量1957.4万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5.8%。为解决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位偏低问题,宜兴按照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合理分配水源,并于4月初启动西氿备用水源地,有效保障宜兴山区和城区居民用水安全。与此同时,宜兴对横山水库、油车水库完成了清淤,通过涵养林封育、湖底地形平整等措施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并增设视频监控、便携式水质监测等设备,强化日常监测,加紧安全隐患排查,全力确保有序、安全用水。

市防办负责人介绍,预计5月降水量仍较常年偏少1-3成,后期还将根据旱情启动移动泵车、水泵等机动力量,更好地保障农业灌溉、河湖生态用水等需求。(朱雪霞)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