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眼镜人追逐“光荣与梦想”
2025-05-07 09:14:00
来源:镇江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佘记其

日前,市委书记马明龙发表文章《丹阳有“镜”界》,深情推介丹阳眼镜产业,让更多人了解丹阳这座苏南小城“至诚至精、创新图强”的“镜”界和“世界眼镜之都”的魅力。连日来,记者采访丹阳眼镜产业发展的多位亲历者,倾听他们创新创业的拼搏往事,感受他们在齐梁故里生动演绎城市精神的动人瞬间。

技术工匠许生炎:5年千次实验攻克技术难关

光学精准度是眼镜产品的技术核心,丹阳眼镜最引以为豪的便是足以领跑国际标准的光学镜片技术。目前,丹阳拥有1600多家眼镜相关企业、5万多名从业者。担任万新光学集团研发部主任的许生炎是5万余名从业者中的一员。

“眼镜片制作是丹阳的传统技艺,早在清朝时期就有多家手工作坊,产品主要是用玻璃磨制出来的,偶有水晶石镜片。”许生炎告诉记者,“磨制镜片要利用松香的热熔将基片与夹具粘接起来,贴压在旋转的托儿上,经研磨砂料的粗削、细磨、抛光等工艺磨制成型……”

许生炎所在企业从1994年开始研发树脂镜片,而真正的批量生产、规模化发展是从2002年开始的。那些年里,许生炎带领几个人从零开始,一头扎进技术研发中。一次次实验,一步步工艺形成,再按照工艺需要研制装备,反反复复,历经无数艰难,终于攻克树脂镜片的光学薄膜技术。

产品研发期间,许生炎常年沉浸在工作中。在最关键的5年时间里,他每天工作时间不少于16个小时,最长的是连续20天没有离开过实验室,累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5年里,他共历经上千次实验,最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形成了独特的产品生产工艺。在快速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后,多项技术实现了领先水平,令国际同行赞叹不已。

诚信经营户徐升贵:36年诚信“修炼”闯出一片天

荣获2019年度“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的徐升贵,于1989年初来到丹阳眼镜市场摆摊设点。创业之初,阻碍重重,但徐升贵相信,只要坚持诚信为本、守法经营,就会赢得客户的信任。2000年,徐升贵创立了上海驰豪光学有限公司,不久又和妻子在丹阳眼镜市场联手创办了丹阳市驰豪眼镜销售部。

30多年来,徐升贵秉承“诚信质量服务铸造品牌之店”的经营理念,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他不仅与韩国Aps公司合作,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无框切边眼镜的企业,注册的驰豪、圣路易斯眼镜架商标还荣获“中国消费者放心产品荣誉品牌”称号,肖邦品牌成为“中国眼镜年度上榜品牌”,驰豪眼镜也获评“最具成长性镜架民族品牌”。

北京客户在他的眼镜店购买了价值7万元的眼镜后,付款时多付了3万元,他第一时间将钱退还给客户;有外地客人将手机遗失在柜台上,他费尽周折将手机物归原主。顾客们纷纷夸赞:“党员诚信经营户”金字招牌货真价实,名不虚传。

2016年以来,徐升贵连续多年被评为眼镜城“党员诚信经营户”。他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每年参与爱心助学、爱心帮扶等各项慈善公益活动,并鼓励员工参与无偿献血、义工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

验光师赵龙生:钻研验配术筑牢视光护眼路

5月4日下午,国家一级验光师、丹阳视光学研究所所长赵龙生正在他的配镜店里忙着招呼顾客,得知记者来意,边说边给记者播放了一段视频《视觉的形成》。“想了解验光配镜环节,首先要知道一些视觉形成的知识。”赵龙生说,“人的眼睛由巩膜、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五大部分组成……”

“视功能检查包括哪些内容?”赵龙生介绍,验光配镜针对不同年龄、屈光性质、体质、眼病和身体其他疾病所造成的视力不良,有不同的检查方法、配镜原则和处理手段。“比如青少年视功能检查,必须进行BCC检查、NRA检查、PRA检查、调节灵活度检查、调节幅度检查等12项检查检测和数据采集。”

“视功能检查40分钟,制作镜片15分钟,如果遇到有疑难症状的,检查时间更长,有的达到一个半小时。”赵龙生表示。

赵龙生自小开始接触眼镜,后来成长为丹阳业内首个规范视功能检查、验光配镜的商户。近年来,不少业内同行、眼镜厂家都乐于和赵龙生交流经验,探讨眼镜产品的研发制造。不仅如此,赵龙生在儿童弱视与视觉训练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常常受邀到学校进行科学用眼知识科普。

作为丹阳视光学研究所所长,赵龙生对视光颇有研究。他说,眼视光学是以保护人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医学领域学科,“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来不得半点马虎”。

眼镜商人洪作东:政府支持是创业最大底气

丹阳眼镜的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一批从上海、苏州眼镜厂返乡的技术人员在丹阳大泊和司徒两地造出了第一批丹阳眼镜,也带来了第一批眼镜商人。洪作东便是其中之一。

时间回到1983年。13岁的洪作东跟随父亲从温州老家首次来到丹阳采购眼镜,然后到黑龙江、山东、湖北等地摆摊卖眼镜。“1986年,丹阳火车站附近建起了全国最早的、专门用于眼镜交易的华阳眼镜市场和云阳眼镜市场,组成了最初的丹阳眼镜城。”洪作东说,让他坚定信念在丹阳创业的原因,除了丹阳是眼镜之乡外,最重要的还是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洪作东干劲十足,开始了眼镜批发事业,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他的整个家族先后来到丹阳从事眼镜相关行业。

2000年,洪作东发现,丹阳零售商家大多经营低端眼镜。如何开拓更宽广的发展之路?洪作东将眼光聚焦中高端眼镜,果断进军眼镜零售领域,并加盟了南京吴良材眼镜品牌。凭借着狠抓产品质量、服务水平、高投入购买先进验光设备、高薪招聘验光技术人员等举措,洪作东的眼镜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华东地区单店年销量第一的眼镜零配店。

记者手记

眼镜人敢闯敢拼的故事动人心

佘记其

“五一”假期,丹阳迎来一波又一波“配镜游”浪潮。小小眼镜成为城市名片,成为“工匠精神”的代表。

“奇迹”的创造者,由一个又一个“眼镜人”组成。他们中有深耕这片土地的丹阳人,有因为眼镜落户丹阳的外地人,有从16岁干到61岁的老厂长,有几代传承的工匠……他们一路征程,荆棘和风雨随行,艰辛而又辉煌,接力续写一个关于“光荣和梦想”的故事、一个关于“工匠精神”的故事。

许生炎为了攻克树脂镜片的光学薄膜技术,最长连续20多天不回家,这种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研发创新精神,是对“一生专注一件事”的完美诠释;诚信商人徐升贵驰骋商海三十六载,坚持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不仅完美诠释了“季子挂剑”的诚信精神,也体现了创业者的大爱情怀;赵龙生专注验光配镜,成就了丹阳眼镜“质”造的金字品牌;眼镜商人洪作东是丹阳眼镜行业敢闯敢拼的生动例子,更是丹阳“创新图强、兼容并蓄”新时代精神的体现。

时下,丹阳眼镜小镇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建成后将把传统眼镜卖场打造成集市场交易、餐饮住宿、影视表演、眼镜博物馆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服务商区。这不仅助力“智造名城”发展,也将让人们更加直观感受这座苏南小城“至诚至精、创新图强”的“镜”界和“世界眼镜之都”的独特魅力。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