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史雅琪
四月芳菲未尽,宿迁大地已然奏响重大项目建设的“奋进曲”。从产业园区到城市新区,从新兴产业到民生工程,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的场景随处可见。
一季度以来,全市上下以“项目为王”为引领,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重大产业项目作为稳投资、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重大项目“加速跑”,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随着一声声“开工令”,宿迁掀起了重大项目建设热潮。
在泗阳县的江苏康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5栋智能化工厂已拔地而起。厂房外,办公大楼内墙粉刷与外墙装饰同步推进,施工人员穿梭于脚手架间紧张作业;厂房内,全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已进入关键阶段,技术人员正校准设备参数。
“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一期在泗阳投资建设2栋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智能工厂,预计将于今年6月投产,计划年产值7亿元,并持续释放产能潜力。”江苏康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志伟表示,作为聚焦高端医疗康复设备、激光光学仪器、精密汽车零部件及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引进了德国大型进口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和批量工业机器人,致力于建成数字化智能工业4.0智能车间。
以民生工程“满分答卷”兑现对人民群众的“满格承诺”。在市湖滨新区,宿迁学院新校区建设现场热潮涌动。项目创新运用BIM技术,通过3D建模实现施工进度“可视化”管控,能够实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既节省成本又抢出工期。宿迁学院新校区建设单位现场代表杨威介绍,宿迁学院新校区共分为4个标段,东北、东南标段主体工程已完工,西南、西北标段正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室内装修以及室外配套工程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
每个重大项目的落地,都在拉长产业链条、锻造核心竞争力、补齐关键环节短板。
在沭阳县贤官镇的江苏三只小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内,德国迪芬巴赫连续平压生产线正进行最后调试。这条全球领先的生产线可将木材利用率提升至100%,较传统工艺提高30%,预计年产40万立方米LSB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目前,该公司项目主体已完成施工。
“我们企业积极响应市、县木材产业转型升级的号召,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木材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绿色工厂目标推进项目建设,预计产品在质量、性能、强度、环保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江苏三只小树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王耀毅表示,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生产,为全市家居产业集群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重大项目的“加速度”,离不开营商环境的“强支撑”。
机械设备的运转声此起彼伏,工人有条不紊开展材料搬运、设备安装等工作......在位于宿迁经开区的宿迁维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技术人员正在组装调试运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等领域的智能生产线,以供应宁德时代、舜宇光电、三一重工等行业龙头企业。
“得益于宿迁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和市场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我们的项目建设进度较原计划大幅提前,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宿迁维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表示,宿迁经开区绘制了“一企一策”落实导图,有效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滴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在招商引资方面,宿迁持续强化产业内生动力、城市开放动能“双重动力”培育,推进深耕长三角、拓展珠三角、突破京津冀“三大区域”布局。
今年4月,2025宿迁(深圳)文化产业推介会现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个,为宿迁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积蓄强劲动能。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推进重大项目引前研判和前置把关,构建产业集聚生态,精准提出招商建议,推动“全员招商”向“全业招商”转变,指导各地招引一批“如鱼得水”、质态更优的项目。
春雷激越,万物竞发。宿迁正以精细化服务、全链条保障、前瞻性布局,滋养着企业拔节生长、产业聚链成势。今日之宿迁,正以服务之“优”促发展之“进”、以保障之“实”筑产业之“强”,让“春色满园”的生机蓬勃转化为“硕果盈枝”的高质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