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场马路占道经营等问题靠人力巡查远不达效,能否靠数字治理破解?”近日,市城管局提出的这一需求得到了响应。无锡市城运中心无人机低空巡管共享服务平台为这一场景部署了巡飞线路和AI算法,可一键生成工单,实现“中心决策调度—无人机巡查—AI算法识别—终端现场处置”全流程闭环。随着“市场马路”这一场景的接入,服务平台的城市治理场景覆盖数达到了80个。
政务侧无人机被认为是引领治理创新的“改革先锋”。当前,全国有287个地级市开展了政务侧无人机项目建设,但数据未打通、存量资源难复用、基层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数据格式不统一、调度机制脱节,跨部门协同沦为‘纸上谈兵’。”市城运中心人士介绍,无锡的无人机应用也曾深陷“部门化”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无锡以“平时统筹服务,战时应急调度”为原则,启动“低空一张网”建设。市城运中心整合全市政务侧无人机力量,将公安、消防、城管等18个部门的525架无人机和72座5G网联超视距远程操控方舱纳入统一调度体系,实现无人机远程指挥调度、飞行数据共建共治共享和集约赋能多部门巡飞场景。
“5G+无人机+AI”的平台运作模式在“实战”中得到检验。“真没想到这么快!”滨湖区胡埭镇某社区居民通过12345政务热线反映田间出现多处随意倾倒的垃圾,当天便收到了反馈——农业农村部门接到转办诉求后,立即通过“一网协同”提交巡查工单,无需额外协调资源,中心快速匹配就近无人机并调度升空,相关信息实时推送至农业农村部门与胡埭镇综合指挥中心,业务部门当天快速锁定垃圾点位等信息,处理完成后,还通过平台上传清理前后的对比照片。
技术赋能让治理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平台采集2712G飞行数据,通过“人工+政务大模型”标注出10个低空场景数据集,还自主研发了垃圾识别、蓝藻监测等13种AI算法。“以前巡查一条主干道,城管查违章、市监查广告、市政查设施,得飞3次;现在一次飞行加载多类算法,能同步生成3份报告。”梁溪区城运中心工作人员展示着最新的巡飞成果。
从太湖蓝藻监测到中高考噪声管控,从违章停车识别到工业园区安全巡查,从火情监测到节假日客流监测,传统治理“低空盲区”难题在政务无人机一体化应用的发展下迎刃而解。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自动识别问题并闭环处置工单1.2万余件,联动处置火情监测、森林防火等6类紧急事件共20起。巡飞平台于近日获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治理”优秀实践案例评选特色案例,为各地相关工作推进输出可复制的“无锡样本”。(韩依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