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江苏·美好生活|“看景”到“做陶”,窑湖小镇让生活慢下来
2025-08-22 14: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字号:  】【打印

傍晚六点,龙窑口的柴火刚添过第二遍,火光映着一排排游客的脸。有人把手机镜头对准窑火,也有人只顾低头揉手里的泥团。这是八月里再普通不过的一天,窑湖小镇的客流依旧保持在日均一万上下。8月13日,“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传播者计划采风行队伍探访这座以紫砂文化为基因的度假综合体。

小镇不大,一条龙窑街、一片自在谷、几座高低错落的酒店,再加一条绕镇的湖水,就把宜兴最具代表性的山、水、陶、竹、茶都装下了。游客来了,先去龙窑街领一块泥,跟着师傅拍、揉、压,半小时后拥有了一只属于自己的紫砂壶坯。旁边是宋窑展馆,旧窑砖码成墙,隔着玻璃能看见老匣钵和碎瓷片。

再往里走,自在谷的水坝把湖水切成一层层“鱼鳞”,孩子们脱了鞋踩进去摸鱼,家长坐在遮阳棚下喝陶杯装的冷泡茶。晚上八点半,水幕亮起,演员划船而过,紫砂壶在投影里化成一对蝴蝶,观众席里有人轻轻鼓掌,也有人干脆关掉相机,用眼睛看完最后一幕。

景区自营的客房超过一千间,周末通常要提前三四天才能订到。年轻人和亲子家庭各占三成以上,多数人会在傍晚逛完市集后直接去办理入住。市集里的摊位卖紫砂杯、茶叶、豆腐干,也卖十块钱一个的釉彩小夜灯,灯罩上随意晕开的颜色像刚出窑的残片。

本地人因此有了新工作。老张过去在隔壁镇做瓦工,窑湖开业后成了民宿管家,白天在院子里教客人做壶,夜里端一壶热茶巡楼,工资比过去翻了一番。景区统计,直接就业岗位新增一千多个,张渚镇和湖㳇镇又多了二十多家民宿和几家紫砂工作室,周末的村道比春节还热闹。

有人担心紫砂文化会被简化成拍照背景,小镇的讲解员却觉得不必紧张:“只要他们亲手碰过泥,就再也忘不掉。”火还在烧,泥还在转,游客把作品留在晾坯架,写上名字和日期,过几天就能收到快递寄来的成品。那时他们或许已经回到城市,但书桌上多了一只自己拉坯、自己题字的紫砂壶,提醒他们曾经用一整个周末,和宜兴一起慢慢烧了一把火。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