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廷栋、徐兢辉、陆飞宇
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网红”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已启动上市辅导。但你可知,宇树机器人灵活转动的背后,离不开无锡经开区企业无锡商甲半导体有限公司功率芯片的助力。
这家企业凭什么受到宇树的青睐?记者专程前往一探究竟。
“商甲”的寓意
初见商甲半导体,记者就被企业名称吸引住了。“不忘初心,勇争第一。”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丁磊进一步诠释,他祖籍亳州,商朝的第一个都城就在那里,取“商”字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中国的半导体企业,不能忘了初心;“甲”字是天干之一,寓意勇争第一。
近年来,正是带着这份信念,企业在功率芯片的领域中不断奋勇向前。
功率芯片被誉为“电力电子的心脏”,广泛应用于家电、新能源等领域,但这片市场早已是众多企业厮杀的“红海”。当多数企业身陷价格战时,商甲团队依然坚定选择了差异化赛道——锚定具身智能、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未来产业。
就拿具身智能领域来说,众所周知,短路是机器人运行中的“隐形杀手”,内部线路老化或破损可能引发打火现象,普通芯片往往经历一两次就会损坏,若在工作中突发故障,可能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
他们立足自身芯片设计优势,从最擅长的芯片源头设计改良入手,让芯片的抗短路能力、负载能力等多项性能同步提升,进而让机器人“关节”更灵活、承重更强。
仅经过3次迭代更新,商甲半导体芯片的抗短路能力就达到理想效果,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也正是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产品一次就通过了宇树的验证。
功率芯片是机器人关节灵活运转、承载重物的“动力核心”,机械臂负载越大,通过芯片的电流越强,若芯片“承受力”不足,极易被电流“烧毁”。商甲半导体的芯片凭借设计优势,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比市场同类产品的承载力高出15%—20%。
如今,凭借着过硬的产品,商甲半导体接到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尤其是2024年的营收更是从2023年的1000多万元跃升至1.5亿元。
“你们凭什么比他们好?”
自2007年入行,丁磊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已深耕18年,是国内第一批参与12英寸高端工艺芯片设计的工程师,亲历了中国半导体行业从“4英寸、6英寸”到“12英寸”的迭代浪潮。
而创业之路的那一道道坎,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当年去客户那里推广,人家一听是国产芯片,连测试的机会都不给。”丁磊还记得第一次创业的艰难。那时国内芯片行业尚未受重视,低迷的行情让团队举步维艰。带着产品一次次上门,得到的往往是“国外品牌做了几十年,你们凭什么比他们好”的质疑。
“起初,产品性能与进口同类产品的确有差距。我们是从0到1,完全自主研发。”丁磊回忆,后来通过不断解构、学习进口产品,终于在一款手机芯片上找到突破。
客户不愿测试,团队就一次次上门,用诚意打动对方;测试不成功,就一遍遍修改,用质量说话;性价比不高,就从设计源头改良,迭代制作工艺以降低成本,同时提升服务质量……最终,这款应用在波导手机上的芯片,以高出竞品20%的性能,获得市场的认可,为企业积累了第一波口碑。这次成功也让团队明白:技术不会说谎,只要产品够硬,终能打破偏见。
此后近10年,团队始终将技术研发放在首位,通过改进结构与材料,不仅实现了车规系列芯片的性能与可靠性提升,还将成本压缩了近25%,远低于行业同类产品水平。凭借这项技术,商甲拿下了博世汽车零部件的芯片供应订单。
“人才就是我们的底气!”
来到位于太湖湾信息园的商甲半导体办公场所,记者发现,与其他营收过亿的企业相比,这里的人员并不多。“别看我们产品‘摊子’铺得大,人员却很精简,因为每一位都是‘六边形战士’。”丁磊对团队颇为自豪。这群平均年龄35岁的“85后”,每个人的履历都写满了行业“硬核经历”。
核心成员中,有在华润系晶圆厂深耕16年的研发专家,有曾任上市公司CTO的技术掌舵人,还有伴随企业从创业至今的运营骨干……作为高科技企业,商甲的运营、市场等岗位也均由懂行的技术人员负责,构筑起全方位的技术壁垒。
正是这样的专业化团队,支撑着商甲的迅猛发展。2023年半导体市场陷入低迷,他们逆势创业,坚信“寒冬正是突围良机”。回忆起商甲的第一笔订单,丁磊略带“凡尔赛”:“没有所谓的‘第一笔’,倒是有‘第一批’。当时,多位客户同时下了单。”
究其受欢迎的原因,在于这些行业“老炮儿”能凭丰富经验,迅速将客户需求从设想变为现实。“我们对产品的定义很精准。”丁磊介绍,团队还能提供定制化服务;甚至因资深的产业经验,客户生产线除芯片外的其他部分出了问题,商甲也能给予技术支持。
步步深耕中,商甲已凭借过硬技术和出色设计能力成为行业标杆。回想起曾经“踮起脚尖”学习国外产品的日子,丁磊感慨:“如今,我们也成了‘被学习’的那一个。”
去年,商甲发现韩国某半导体企业发布了一款低价竞品。要知道,该企业产品以往可是“高价”的代名词。有客户因价格心动,购置了一批,没想到芯片刚上产线就接连出问题,无奈之下只得向商甲求助。“拿来解构一看,这不是‘学习’我们的产品嘛,但是设计上有问题。”丁磊和团队随即尽可能改造产品,帮助客户减少损失。“靠谱,还是你们靠谱。”客户连连称赞,并将商甲半导体的芯片作为采购首选。
“我们不怕行业洗牌,因为人才就是我们的底气。”丁磊的话里,藏着商甲的生存哲学。
目前,商甲的芯片已应用于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博世的汽车零部件、低空飞行器的动力系统,2025年营收有望达到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