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甜”早已超越舌尖的味蕾体验,升华为一座城市为人才擘画的清晰未来图景。
自2006年落笔人才引育蓝图,近二十载光阴印证,无锡的人才工作绝非喧嚣的“抢人大战”,而是关于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时间哲学”——真正的“锡”引力,深藏于那些静待花开、陪伴成长的时光刻度里。
秉持这份长期主义的定力,无锡精心构筑引才品牌的金三角:“无比爱才、锡望您来”的诚挚召唤,“无锡有点甜”的生活美学,“无理由 锡欢你”的服务承诺——三力齐发,既广纳天下英才之“流量”,更厚植扎根发展之“留量”。今天,2025太湖人才发展大会的旋律响起,回望这座城市的育才之路,答案已然清晰:在无锡,“甜”是触手可及的发展机遇,是值得托付的璀璨未来。
“产才融合”涌出汩汩“甜浆”
“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无锡的目标清晰而坚定。纵观近二十年的人才政策演变,“产才融合”如同一条坚韧的丝线贯穿始终。
在我市精心绘制的产业版图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如动脉般强劲延伸。与之同频共振的“太湖人才计划”,历经四次迭代升级,与产业布局的契合度日益紧密,恰似为不同产业“风味”调制出最适配的“甜度”。
空间协同的战略突破,更拓展了产才融合的纵深腹地。无锡前瞻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设立创新合作平台,深化跨区域创新协同、人才协作。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的落户便是典范——这个由丁汉院士领衔、汇聚三地顶尖科研力量的团队,计划三年培育10家产业化机器人企业,合力叩响“未来之门”。今年以来,这些创新合作平台积极对接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在更广范围内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城市能级跃升注入强劲动能。
顶尖人才群体中,“产才融合”激发出甜蜜“化学反应”。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金贤敏,在滨湖区建成中国首条自主可控的光子芯片中试线;远景能源张雷归锡创业,十年间将企业带至全球智能风机行业前列。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引育市级领军人才(团队)3661个,生动诠释了“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引领一个产业”的“无锡模式”。
人才企业的蓬勃发展,如同产才深融后涌出的汩汩“甜浆”。截至2024年底,我市在库人才企业2104家,其中“雏鹰—瞪羚—准独角兽”梯度培育企业87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1家,境内外累计人才上市企业24家。尤为亮眼的是,自2006年以来,创业人才企业累计贡献税收超240亿元,撬动超10倍的投入产出比。
“精准滴灌”培育“人才绿洲”
当长三角城市加大政策力度广纳人才时,无锡选择了一条更深远的路:以持久的耐心编织一片人才成长的“绿洲”,“精准滴灌”每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显微镜下,东南大学研究生周昊第一次看清芯片上精密的三极管布局,也仿佛照见了向往的职业未来。作为首期集成电路设计实训班学员,他最终选择入职力芯微电子。这场“真刀真枪”的产业实践,正是无锡破局人才争夺的独特密钥。四年来,无锡高新区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实训学院累计吸引1.8万名学子报名,覆盖1023所高校,输送1271名人才,留锡率近80%。
“太湖杯”大赛则像创新的加速器,点燃梦想火种。2023年,海翼动力团队凭借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机技术摘得二等奖,短短一年便拿下远洋巨轮订单;同场闪耀的中科星动力,其自主研发的射频离子微推力器打破国外垄断,已具备年产百套批量化能力。五载耕耘,“太湖杯”累计吸引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2万余个,参赛团队在锡落户注册企业超550家,铺就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坚实道路。
产业硬实力的背后,无锡更懂得用“甜”凝聚人心。浙江大学的李猛在深圳打拼时曾感迷茫,是无锡校友会伸出援手,让他的半导体贴片机项目一年内“破茧成蝶”,他也从漂泊的技术人蜕变为扎根的创业者。如今,由100家高校校友会组建的“太湖湾高校创新创业促进会”,已成为无锡招才引智的重要纽带。惠山经开区则以十年如一日的诚意,赢得了38位中外院士的信任,共同浇灌出“一粒牙”(口腔医疗)、“一颗心”(新能源动力)、“一束光”(激光智造)三大特色产业之花。那年年牵系着院士之心的“士林桃”,带着跨越山海的“甜”,化身为人才与城市之间一份甘甜隽永、超越功利的情感共鸣。
显微镜下的前程,“太湖杯”里的动能,校友牵起的机缘,院士智慧浇灌的沃土——在无锡精心培育的绿洲里,每一棵“乔木”的成长故事,都在诉说着共生共荣的传奇。
“甜都”名片打造“心之所安”
当文化学者马未都品评的“酱油重却不咸,特别甜”在社交平台刷屏,当任贤齐、老狼等名人流连锡城巷陌寻觅江南至味,无锡的“甜”,早已跃出舌尖,升腾为一座城市独特的精神意象。
这远非偶然的流量眷顾。“无锡有点甜”美食进高校活动火爆出圈,玉兰饼的酥脆甜蜜、小笼包的滚烫鲜甜瞬间俘获学子味蕾,化为争相打卡的“江南印象”,悄然播撒下对这座城市的向往;总台春晚的江南画卷里,无锡更以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将“甜都”印记烙入国民集体记忆。“甜”,已然成为无锡最鲜明、最具辨识度的城市名片。
面对网红城市竞相打造“人设”的浪潮,无锡的独到之处,在于将这份“甜”淬炼为滋养人才的生态密码。“来无锡,政策服务包甜、生活体验包甜!”市委人才办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这里,以甜蜜的城市温度柔化工业强市的刚毅线条,以细腻入微的服务与海纳百川的环境吸引全球才俊汇聚,将雄厚的经济实力转化为更具亲和力、吸引力的城市魅力。
这份“甜”的深意,最终弥漫在人才真切的生活图景中:人才咖啡馆里氤氲思想碰撞的灵感,“企超”联赛场上激荡团队协作的热血,500个人才友好型商户奉上专属礼遇,超3万套人才公寓与近2000套“人才房优惠购”优质房源共同构筑“甜蜜生活”港湾……
当柔性引才的脉脉温情,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硬核产业的澎湃动能,在太湖畔交响共振,无锡昭示着城市竞争的本质法则——真正的“甜”,不在于舌尖的刹那欢愉,而在于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咀嚼事业成就的香甜,品出人生价值的回甘,最终找到“心之所安”。这座百年工商名城,正以从“甜在口”到“甜入心”的生态智慧,书写着与天下英才根脉相连、共赴未来的隽永诗篇。
(陈菁菁、张庭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