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无锡摩雅斯库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一批总价3.65万美元的电动车产品出口至厄瓜多尔。“厄瓜多尔是我们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去年5月1日中国—厄瓜多尔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关税的减让降低了交易成本,公司与当地客户关系变得更加稳固。”无锡摩雅斯库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介绍,一年来公司已向厄瓜多尔出口产品超180万美元。
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五大洲,自贸协定的内容和质量也在不断地丰富提升,大大降低了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壁垒。眼下,面对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新趋势、新挑战,这些自贸伙伴成为无锡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方向。
连日来,在无锡新麦机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崭新的酥皮机、醒发箱等烘焙机械整齐排列,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着最后的调试和包装工作。“这批价值4.15万美元的烘焙机械将出口马来西亚。”新麦机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务部经理刘必巧介绍,自2022年RCEP对马来西亚生效后,公司就把马来西亚作为主攻的新兴市场之一,去年公司对马来西亚的出口业务增长了20.66%。
企业要享受自贸协定项下关税减让,原产地证书不可或缺。通俗地讲,原产地证书相当于“优惠券”,持有者可以享受成员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待遇,包括降低或免除关税,被誉为国际贸易的“纸黄金”。
无锡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在“纸黄金”助力下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数日前,该公司一批货值超10.55万美元的铝带和铝箔完成装箱发往印度尼西亚。凭借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该批货物在印度尼西亚通关时可享受关税减让2.05万美元。“我们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钎焊用铝合金复合板带箔生产企业之一,铝热传输材料日产能达700吨。”该公司关务负责人介绍,各类创新研发的高性能产品叠加海关优惠原产地政策,成功为企业打开了东南亚市场的大门,今年1—4月,公司凭借原产地证书出口至东南亚国家的产品货值超过1000万美元。
“今年1—4月,无锡海关累计签发各类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2.55万份,货值108.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3%和5.48%。”无锡海关驻新吴办事处综合业务科科长成科珂表示,外贸企业通过精准运用原产地规则,不仅实现供应链成本最优配置,更将关税红利转化为研发投入,形成“政策享惠—成本优化—技术升级”的良性循环。
(祝雯隽、实习生 余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