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荣进 通讯员 徐凌霄 朱剑锋)时值深秋,天气渐渐转凉,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码头上,却是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4艘新造船舶在这里同时进行舾装作业。
作为我市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领域的一支生力军,近年来,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采取错位竞争的方式,瞄准10万吨级以下的船型,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双燃料集装箱船、多用途重吊船等环保、绿色、高端新船型,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其中,11000载重吨超灵便大湖型多用途重吊船以灵活的甲板布局、高能效环保设计等优势获得不少欧洲船东的青睐,并入选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名单。
“正因为产品入选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名单,企业获得市政府的专项资金奖补。”公司经济管理部部长邵同华介绍,目前,市政府186万元奖补资金已经到账。这一次从申报到资金拨付,全部在网上进行,对他们来说,非常便捷省心,省去了很多跑腿的环节。政府真金白银的奖励,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以及更大力度投入创新的决心,他们将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用在新船型研发上,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邵同华口中的专项资金,指的是泰州市制造强市专项资金。截至目前,专项资金已经发放5302.41万元,惠及56家企业(单位)。这是我市首笔“直达快享”市级专项资金,也是全省单笔金额最高的“直达快享”类惠企资金。
从今年1月1日起,我市正式实施《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若干政策措施》,聚焦支持泰州特色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市财政不仅拿出真金白银来对企业进行奖补,而且全流程线上办理,通过“一企来办·泰企通”平台实现“线上受理、线上审核、线上兑现、线上反馈”,奖补资金“直达快享”,大幅缩短了兑现周期。
“制造业是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我市拿出5300多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融通、数字化改造、创新载体建设,旨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市建设。”市工信局局长刘江明介绍,市工信局坚持让“数据多跑腿、企业零跑腿”,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动资金直达快享,首次将奖补资金从市级财政直达企业,让企业更快享受政策红利,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此外,全流程线上办理,也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与高效使用。市财政局工贸发展处副处长周帅说,“直达快享”让每一笔资金流向都清晰可溯,有效杜绝了资金挤占、挪用、滞留等风险,极大提升了资金拨付、监管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制造强市专项资金从加强产业集聚、企业培大育强、推动项目建设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强技术创新,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正产生积极作用。
此次,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创新药产业化项目、“智改数转”贷款贴息项目资金补助。公司总经理助理封浩说,资金快速到账,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综合成本,对企业来说是极大的利好,他们将把此次奖补资金用于一类新药的扩大再生产,力争在提质增效上取得更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