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1通沪高速建设全面启动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添跨江交通动脉
2025-10-28 10:15:00
来源:南通日报
【字号:  】【打印

上周,备受瞩目的S11通沪高速公路(启东至启隆段)工程投资人项目中标结果公布,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

S11通沪高速的建设将为我市再增添一条高速过江通道。该项目计划于2026年开工建设,工期3年,力争与北沿江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同步建成通车,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添跨江交通动脉。

启东至启隆段即将开建

S11通沪高速公路是江苏省政府批复《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通省际交通的关键动脉。中标单位的确定,意味着项目从“蓝图规划”走向“实质施工”迈出关键一步。

S11通沪高速公路起自南通港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附近,利用通沪过江通道跨越长江北支至崇明岛,止于南通市启隆镇(苏沪界)。目前,S11通沪高速公路分三段推进实施:吕四至启东段、启东至启隆段、通沪过江通道。

据了解,通沪过江通道即崇启公铁长江大桥,该项目为北沿江高铁跨长江北支公铁两用大桥,已与北沿江高铁同步实施。启东至启隆段即通沪过江通道公路接线,又称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长江北支公铁两用大桥公路接线。路线起自王鲍镇东侧G40沪陕高速公路,向南跨越宁启铁路、G345、世纪大道西延和S356后,向西南偏转与沪渝蓉高铁同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过江,终点止于启隆镇S525(崇启线)。

启东至启隆段全长18.59km(含实施起点枢纽北侧延伸1km和衔接启隆互通南侧延伸410m),其中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合建段约3.183km,两侧接线段长度约15.407km(其中北接线13.78km,南接线1.627km)。全线设置王鲍枢纽立交1座,启东西互通和启隆互通一般式互通式立交2座。

预留S7沪崇高速接入条件

启东至启隆段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北接线、南接线工程,以及对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合建段公路层的标志、标线、桥面广播、监控摄像、通信、收费系统、用电负荷、中央分隔带、通信管线等附属设施进行高速化完善和改造。

项目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其中启东西互通以北段设计速度120km/h,启东西互通以南及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合建段设计速度100km/h。根据前期研究估算,项目总投资约72.57亿元,其中接线段约53.29亿元,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合建段公路分摊19.28亿元。

记者了解到,S11通沪高速公路预留上海S7沪崇高速的接入条件,为未来与上海S7等高速接入提供便利,留足交通发展空间。目前,S7沪崇高速三期工程已列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规划》优先项目,不仅受到上海嘉定、宝山、崇明居民的高度关注,也承载着上海以及南通(尤其是启东、海门)市民的殷切期待。沪崇高速过江后,不但能缓解G40的拥堵,进一步完善崇明的快速路网结构,也让启东、海门市民往返上海更加便利。

S11通沪高速贯穿启东中部,与既有的G40沪陕高速交会,未来通沪高速北段建设及与S7沪崇高速联通后,将在启东境内形成高效的“黄金十字”高速骨架,彻底改变路网结构,推动启东从区域交通“终点站”向双向赋能“桥头堡”跃升,从单一的通行端点,转变为承接上海辐射、传导至苏北的“前沿阵地”。

启东将有5条通道连接上海

启东三面环水,形似半岛,东海、黄海在此分界,万里长江由此入海,拥有江海岸线185公里,靠江靠海靠上海是启东最大的发展优势。

早在2022年9月,沪苏浙两省一市联合印发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将上海大都市圈的规划范围确定为上海以及周边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嘉兴、湖州、宁波、舟山在内的“1+8”城市市域行政范围。2024年以来,上海大都市圈实现从“1+8”到“1+13”的升级(新增盐城、泰州、杭州、绍兴和宣城)。无论大都市圈范围如何变化,启东一直处在最核心的大都市区规划范围。

“十四五”以来,启东始终把交通一体化作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领域,持续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吕四港全面开放运营,“2+2”码头、重装码头对外开放获批,2024年完成吞吐量集装箱15万标箱,件杂货306万立方米。洋吕铁路全线开通,“公转铁”“公转水”实现无缝衔接,与上港集团、省港口集团、南通港口集团合作运营,组建江苏沪通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协同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与此同时,启东抢抓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实施等机遇,全力服务北沿江高铁启东段建设,积极配合沪通城际规划研究。目前,沿海高铁新通道启东段已启动研究,S11通沪高速和上海S7沪崇高速对接工作加快推进,未来,叠加原有的崇启大桥,启东将形成5条连接上海的快速通道,全面融入上海“半小时通勤圈”,实现高效联通与同城化生活。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