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4日),正值假期,苏州高新区通安镇的树山景区游人如织。与传统景点不同,树山如今更像是一座开放的“大郊野公园”,市民在这里爬山、赏景、吃农家乐、打卡非遗体验,感受秋日自然与生活的双重乐趣。
上午,记者在树山木栈道看到,一队队市民正在林间拾级而上。木栈道顺山势蜿蜒,沿途古木苍翠,空气清新。市民顾先生带着家人一路登高,边走边拍照,“来树山就是图个舒心,走在木栈道上,孩子能亲近自然,大人也能锻炼身体。”在山腰处,摩崖石刻静静伫立,几位年轻人围着石壁拍照留影,感受历史与自然交织的魅力。
下山后,村落间的农家乐成为不少游客的“补给站”。几家小院子里炊烟袅袅,桂花糖藕、清蒸白鱼、栗子炖鸡等“漂亮饭”端上桌,食客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感叹“只有在乡下才能吃到这种味道”。
树山村近年来不断融入文旅新业态,形成了多样的“打卡点”。在村口的“白日梦想摄影”,游客们换上古风服装,拍摄一组组氛围感大片;在非遗体验空间,宋锦店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亲手体验一梭一纬的工艺。“我们在城市长大,很少见到这样的手工艺。”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李同学说,拍照、体验,让假期变得“既好玩又有文化味”。
农家土菜则是树山另一道风景。在村道两侧,村民把自家收获的毛栗子、扁豆、玉米整齐摆放在竹筐里,不需叫卖,来往的游客就会停下脚步挑选。“这些栗子是山上刚摘下来的,昨天一上午就卖了好几筐。”村民吴阿姨乐呵呵地说。游客买菜的同时,还和村民聊起农事,气氛亲切而热闹。
在游客眼里,树山既是景区,又像是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所。有人登山流汗,有人拍照留念,有人坐在农家乐小院里细品慢食,也有人拎着一袋栗子、扁豆满载而归。“比起到外地旅游,这样的小日子更让人放松。”一位市民感慨。
假日期间,树山景区接待游客数量持续增长。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树山村依托“两山”理论,通过环境整治、产业导入和文化赋能,把原本的乡村景区打造成集登山健身、生态观光、文创体验、农事互动于一体的“大郊野公园”。“我们希望树山不仅是游客的目的地,更是苏州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傍晚时分,木栈道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夕阳映照下,山脚的村落灯火初上。小院子里,游客们围坐在长桌前继续品尝晚餐;村口摊点上,村民笑着吆喝“新鲜的栗子,要不要带一袋回去”;而在摄影馆门口,年轻人还在排队等待拍摄一场“秋日限定”。
一山一水间,树山正以开放、亲民的姿态,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假期“短途慢游”的首选。这里没有过度的商业喧嚣,却有自然的质朴和乡村的温度。对许多人来说,树山,就是属于苏州人的“大郊野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