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增两家“灯塔工厂”,点亮产业星图
2025-10-05 07:39: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徐维庆

9月下旬,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常州太湖路工厂和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双双入选,成为今年我省唯二入选企业。加上2023年入选的江苏时代,常州已有3座“灯塔工厂”,数量上在省内仅次于苏州和无锡。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工厂生产的衡器,可以将动力电池的电解液灌装精度控制在10毫克以内;伊顿中国常州工厂出品的断路器,能在毫秒级时间内切断万千瓦级故障电流;江苏时代生产的每一寸电池极片,都经过微米级质检。

柔性生产,一分钟内随时换线

“灯塔工厂”由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合作遴选,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着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

梅特勒托利多集团是瑞士全球领先的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商与服务提供商。据该集团中国区PO总裁唐良介绍,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已成为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研发与制造基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连续34年位居中国衡器行业榜首。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每天大约有1100张订单,35%的订单仅需一个产品,或是一块仪表、一台工业电子秤,52%的订单在3件产品以下,90%的订单不足10件产品,涉及8000余种不同产品。

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的做法是一分钟内随时换线,仅仪表生产线就能满足2000个不同产品的生产。“这是我们称之为柔性生产的方式,也是满足不同需求的模式。”唐良说。

同时,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充分利用AI指挥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和工人协同作业,全方位驱动产品选型与配置,实现客户需求与产品方案快速匹配;重构模块化集群工作站,灵活适配多品类定制化生产;基于机器学习的闭环焊接质量控制系统,为产品品质提供精准保障。由此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工厂准时交付率攀升至98.4%,交付周期缩短22%,客户净推荐值(NPS)达84.9%。

今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携手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共同研发出OIML远程试验系统。该系统深度融合称重与数字化技术,为全球称重领域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物料找人,“人机”高效协同

不同的“灯塔工厂”,有着不同的“发光”模式。

伊顿常州工厂内,人与智能设备紧密协作。不同于“黑灯工厂”的全自动模式,产线上的工人与自动化设备相互配合,精准完成每一道工序,展现出智慧制造的新面貌,让人“眼前一亮”。

“欧洲提出了工业5.0概念,现代化工业要以人为中心。”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汉说,“我们不仅强调技术革新,更注重人的创造力和灵活性,让整个生产系统为人服务,高度匹配未来生产。”

每天,这里都在上演着“寻宝游戏”。面对16.4万个物料、5万多种组合,匹配每年5000余份个性化订单,类似于拼一套独一无二的“乐高”,设计师和工程师紧密配合:设计师画出最符合客户的图纸,工程师按图索骥完成电力模块生产,双方协同工作,确保每个定制化产品的精准落地,这是“亮灯”作业的缘由。

在生产装配环节,伊顿常州工厂敢于打破传统流水线模式,推行矩阵式生产模式,并借助AI技术,实现“物料找人”的核心原则,让工人专注于高价值的组装工作,真正成为“乐高达人”。

同时,伊顿常州工厂与供应商深度合作,通过数据平台打通,供应商协同预组装部件,机器人精准配送“积木”,将原材料预组装成标准化“乐高组件”,大幅简化装配流程,人机协同与供应链联动加速提升效率。数据显示,工厂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9%,整体运营效率提升50%,营业收入实现129%的大幅增长。

伊顿常州工厂的做法证明,在智能制造时代,最宝贵的不是更快的机器,而是被充分赋能的人,“人机”协同,产效双增。

磁吸上下游,串起一条产业链

常州首座“灯塔”由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点亮”。

江苏时代的入选,展示了“灯塔工厂”在生产效率与质量控制上所能达到的惊人高度。通过运用大数据模拟质量检验、采用增材制造减少转换时间,以及利用计算机视觉实现微米级质量检验,江苏时代在成功实现产能提升320%的同时,将产品单体失效率从百万分之一降至十亿分之一,并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7.4%。

江苏时代的落户和发展,产生了强大的“磁吸效应”,吸引了100余家动力电池上下游企业集聚常州,初步形成了一条具有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今年8月,宁德时代LY7项目在溧阳高新区正式投产,同时LY8项目正式启动。

常州“亮”起3座“灯塔工厂”,为传统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近年来,常州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领域取得持续突破,制造业企业走在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绿色化转型的前列。先后出台两轮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率先开展免费诊断服务,除了建成3家“灯塔工厂”,还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家、5G工厂21家、省先进级智能工厂167家。数字基础设施底座不断夯实,人工智能算力超1000P,2个园区入围工信部万兆光网试点,目前累计开通5G基站超2.3万个。2024年,常州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指数达158.33,列全省第二;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9.4,近三年平均增速全省第一。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