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琦 薛 瑾
■ 见习记者 陈梓瑶
日前,位于沭阳经开区的江苏苏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卷卷薄如蝉翼、泛着金属光泽的电镀薄钢带接连下线。“全球每3个使用此类材料的国际品牌中,就有1个使用‘沭阳造’!”伴随着智能化生产线的运转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余鑫的话语格外有力。据了解,该公司产品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稳居第一。
新材料被称为“产业粮食”。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新材料产业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宿迁立足产业基础,以《宿迁市新一轮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引领,推动新材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向千亿级产业奋力冲刺。
“创新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抢占全球市场的底气。”余鑫介绍,为持续巩固竞争优势,公司借助宿迁产业培育政策,持续加大技术研发与设备升级力度,将生产DR材料的两次平整工艺优化为一次,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同时,公司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夯实创新根基。2024年,公司设备改造总投资达1.5亿元;2025年,公司设备改造总投资将突破3.3亿元。
绿色动能同样在厂区涌动。厂房屋顶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蓝光,配套储能电站的显示屏上,实时发电量不断跳动;与宝信软件合作打造的智慧云平台,可实时显示原料库存、生产进度、成品交付时间等信息。“今年1—7月,公司产值同比增长0.7%,预计全年公司可以实现32亿元的营收。”余鑫说。
在宿迁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全市新材料企业纷纷加快攀高向强的步伐。8月17日下午,江苏谢氏陆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谢氏陆禧”)刚投产不久的低醛胶“绿岛”项目已实现满负荷生产,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的产品优势主要集中在品类、应用与环保三个维度。”该公司董事长谢永梁介绍,公司产品涵盖脲醛胶、酚醛胶等品类,达到出口标准,可广泛应用于包装、家装、集装箱等领域,凭借突出的环保性能,为下游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原材料。
作为家居材料领域的“创新先锋”,谢氏陆禧始终高度重视技术研发。近两年,企业累计申请专利30余项,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成功入选2025年度首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利技术持续为产品核心竞争力“加码”。2025年1—7月,企业销售开票收入达1.3亿元,同比增长57.28%;按照当前发展态势,预计全年销售开票收入将突破2.5亿元,实现跨越式发展。
可喜的是,除苏讯新材料、谢氏陆禧外,专注高端光学膜的斯迪克新材料、深耕电子专用材料的博迁新材料、聚焦高端特种金属的奇纳新材料等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在宿迁集聚,形成了覆盖多个细分领域的产业矩阵。今年上半年,宿迁全市新材料规上工业产值达463.92亿元,同比增长7.6%,为千亿目标垒起了坚实的“基座”。
《宿迁市新一轮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蓝图已铺展:培育智能工厂、支持技术改造、强化创新赋能,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力争让新材料与绿色食品、机电装备一道,跻身“千亿产业俱乐部”。从车间里的机械轰鸣到研发室的技术突破,从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到产业集群的“抱团发展”——宿迁新材料产业正以创新为帆、绿色为桨,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加速前行,不仅向着千亿能级的目标奋勇冲刺,更在为长三角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宿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