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在册青年宣讲员超1200人,年宣讲超过1300场
2025-11-19 07:32: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徐超 通讯员 朱娴

11月14日,启东“E启讲”工作室,一场集体学习会紧张举行,20多名青年宣讲员正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得好,才能讲得好。”“E启讲”理论宣讲团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奔赴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开展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一线落地生根。

理论宣讲是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路径。在2023年“理响东疆·E启讲”理论宣讲团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的基础上,启东重点培育85后、95后、00后青年宣讲主力军,推动广大青年站上“C位”,成为党的创新理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用的主体。

“打竹板,连天响,时代青年有理想。树立正确价值观,不攀不比不铺张……”近日,在南阳镇武陵村广场上,“E启讲”理论宣讲团青年宣讲员陶凌霄打起快板,通过一对小情侣因为“彩礼”闹掰婚事的身边事宣讲移风易俗,台下村民听得入神。村民杨芳菊感慨:“以前办事就喜欢往大了办,其实是为了面子丢了里子,是该改改了。”

人才是理论宣讲工作的核心资源。让有站位、有情怀、有本领的青年宣讲“苗子”脱颖而出,启东制定实施“E启讲”青年宣讲骨干培训提升计划,组建8支机关青年宣讲队、20支区镇青年宣讲队,构建研学社、青训营、风采展、实践行四大成长平台,组织理论研学、写作改稿等活动800余场,提升青年宣讲员学、悟、写、制、讲等多维度能力。

“就像靛蓝染料要与布料完美融合一样,理论宣讲也要与当代青年产生‘化学反应’。”今年,90后蓝印花布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郁弘晋加入“E启讲”,成为一名青年理论宣讲员。在讲述蓝印花布“刻版为模、印染成章”工艺时,他融入量变与质变的哲学原理;通过蓝印花布上的“福禄寿喜”等纹样,他展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受到广泛欢迎。创新“理论+文化”“理论+服务”等宣讲形式,启东整合文旅、网信、教育等领域宣讲资源,开展“网络文明育红心”“惠民政策月月讲”等宣讲活动400余场,覆盖群众超50万人次。

8月底,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3.5万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在启东振华海工成功下水,两船共同创下亚洲最大泥舱容量纪录。作为“浚广”轮项目经理,喜欢拍摄短视频记录生活见闻的文科巍从听众席走上了宣讲台。他将企业自主创新的故事写成宣讲稿,不仅在线下宣讲,还拍成视频在网络平台传播,收获大批“粉丝”。“在理论学习中校准方向,在工作实践中深化认知。”文科巍感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遥远的目标,而是与每一名产业工人息息相关的日常。

在构建学习理论、认同理论、传播理论的良性循环中壮大青年宣讲员队伍,截至目前,启东登记在册的青年宣讲员超过1200人。他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史馆、特色景点等群众身边的阵地,每年开展理论快闪、理论集市、“上门服务”等各种形式的宣讲超1300场次,“青说青听”“云快闪”等系列微宣讲作品网络总播放量超600万次、转发分享逾10万次。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推动形成‘青年站C位 理论E启讲’的生动局面。”启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凡表示,精准把握理论武装的时代命题,将通过品牌化引领、专业化队伍、特色化阵地、多元化传播,持续提升“E启讲”理论宣讲品牌,构建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传播新格局,为启东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提供强大支撑和澎湃动能。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