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11月18日,南京市工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全面回顾过去五年南京工会工作成就,科学制定今后五年发展蓝图,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当好桥梁纽带、扛好使命担当,以实干实绩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建设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过去五年,南京工会围绕重大节点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打造“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等宣讲品牌,1900多场活动覆盖超230万职工,用“工言工语”传递党的声音。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国、省级职工书屋与图书馆通借通还。
强化思想引领的同时,全市工会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彰显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作为全省首批产改全面试点城市,南京推动产改纳入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带动3000多家单位开展试点,形成一批典型经验,五年新增高技能人才9万人次、技能人才45万人次。紧扣产业强市建设,深入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劳动和技能竞赛,市级竞赛累计超700场次,50万人次参与练兵比武,3.6万职工晋升技能等级,新建18个全国及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78项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获全国、省级认定。同时涌现出全国劳模13名、省劳模100名、市劳模850名,“大国工匠”2名、“南京工匠”70名,建成市级工匠学院28家,“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活动让榜样力量走进生产线、走入生活圈。
在凝聚发展力量的基础上,南京工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把维权服务作为核心职责,让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例如,构建“工会+人社+司法+法院+检察院”“五位一体”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体系,实现市区两级全覆盖,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02件,挽回损失近1.3亿元,获评“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关爱职工举措务实精准,建立100家“关爱·圆梦”实践基地。建成21个全国最美工会驿站及千余个共享驿站,打造“宁工享·职工食堂”“爱心母婴室”等特色服务载体,让职工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为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市工会创新“集体登记、一键入会”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区、街(镇)三级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全覆盖,吸纳约12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全市工会组织达1.3万个,覆盖近200万会员。推动工会工作数智化转型,打造“宁工享”数智化平台,形成“一网、两端、一频道”工作体系,接入近2000个基层服务站点,服务职工156万人次,入选“全国工会数字化建设创新典型十佳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