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安琪
通讯员易红涛王飞
8月21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市第十一批援藏工作组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共同收听收看大会盛况。
自对口支援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以来,南京市援藏工作组始终牢记使命,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拉萨市委、市政府和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走在前、做示范”的首位度姿态,全力以赴推进援藏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30年来,南京市累计援建墨竹工卡县项目500余个,共计安排援藏资金和物资13.5亿元。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甲子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雪域高原,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对谱写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再动员、再部署,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南京市第十一批援藏工作组组长,墨竹工卡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杨栋表示,当前,“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对口支援工作也开启了而立之年新篇章,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所蕴含的“一个总体要求、一项首要任务、一条发展之路、一个坚强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和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牢固树立政治为核、实干为要、团结为先、廉洁为基的工作理念,毫不动摇坚持精准援藏、系统援藏、长期援藏,以“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为统领,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遵循,聚力“产业合作、民生改善、民族团结”三大领域,持续深化教育、医疗、人才、就业等各领域支持帮扶,推动南京援藏工作迈上新台阶,不断续写“南京墨竹一家亲、汉藏人民心连心”的崭新篇章。
30年来,南京把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作为援藏工作的“头等大事”,整合援藏资金3800多万元,大力实施“格桑花开·民生微实事100+”计划。截至目前,已成功开展8类104个民生项目,涵盖40个便民溪桥、15个幸福驿站、7个青稞小磨坊等,广泛覆盖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环保等多个民生领域,切实提升了当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南京市第十一批援藏工作组副组长,墨竹工卡县委常委、副县长岳靓表示,60年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作为新一批援藏干部,在今后工作中要“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努力为墨竹工卡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奋力谱写“茉莉格桑共芬芳”的崭新篇章。
教育医疗涉及千家万户,既是基本民生,也是发展工程。在医疗援助方面,30年来,南京援建7个乡镇卫生院等20余个医疗项目,助力墨竹率先创建成国家级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县医院创建成全市首家县级“二甲”医院。
在教育提升方面。我市援建南京实验小学等33个教育项目,宁墨两地7所学校结对共建,成立教师助困资金和爱心奖教基金。率先创建“互联网+教育”国家示范县,以教育“小组团”援藏方式延续开办“墨竹南京班”,全县中小考进入西藏(内地)初中班、高中班人数创历史新高。
江苏援藏医疗队南京组组长、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钱小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等民生工作,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为我们今后的支援工作指明了方向。援藏医疗组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医改分级诊疗政策要求,加强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衔接,以医共体形式整合医疗资源、统筹分配,做好各项疾病的科普宣教、预防筛查、常见病诊断治疗、康复等各项工作。同时,结合南京市医疗资源,在医疗质量和技术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行政管理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提高广大患者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期待南京援藏工作组立足“墨竹所需、南京所能”,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为墨竹工卡县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不断续写“南京墨竹一家亲、汉藏人民心连心”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