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7月22日,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在南京召开,一批重要成果问世,一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
6月21日,南钢集团与华为联合研发的“元冶”钢铁大模型架构和工业智能化平台,正式发布;
5月8日,国内首个专注于光子芯片领域的专用大模型——OptoChatAI,在宁发布;
……
今年以来,我市建立产业攻坚机制,围绕产业主攻方向,在市产业强市办的基础上成立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4个产业攻坚办,同时升级智能电网等6个产业专班,以攻坚姿态和务实举措推动重点产业加快突破,取得积极成效。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81.1%。
建机制——产业攻坚激活创新“引擎”,优势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今天跑数据,发现了一个Bug”“有客户提出新需求,希望能和他们的工艺相结合”“关于2.0版本,我们可以往这个方向拓展功能”……
走进南京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智光电”),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一群“00后”正在梳理研发思路。
刚刚过去的二季度,国内首个光子专用大模型OptoChatAI在南京发布,他们功不可没。“我们正在梳理OptoChatAI的应用反馈,并对2.0版本的升级方向进行探访尝试,预计今年内可以上线。”产品经理王海若表示。
“硬科技”加持,获资本青睐。近日,南智光电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据了解,本轮融资除了重点支持南智光电产线运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业与科研级客户对光子芯片定制开发、中试验证与小批量试产的需求外,还将用于升级已有的OptoChatAI光子专用大模型平台,打造“从设计到流片”的一体化光子智能引擎。
推进产业强市战略,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必然要求,必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1+4+6”(即1个市产业强市办、4个产业攻坚办、6个产业专班)工作组织体系,建立全市攻坚机制,以优势产业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形成全市攻坚合力。
坚定不移,持续攻坚,优势产业跑出“加速度”。上半年,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约20%;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收入达5200亿元,增速16.5%;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收入260亿元,增速26%;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达1185亿元,增幅11.5%;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实现营收742亿元,同比增长12.1%。
此外,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优生态——将创新刻进“基因”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与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围绕“特种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具身智能大模型”等产品技术,共同打造探寻Ⅱ类防爆及非防爆智能配送巡检产品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垂直市场;与山东渤聚通云计算有限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从行业场景、市场拓展、重点项目攻坚三大维度,共同推进工业具身智能的场景落地……
近日,随着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创机器人”)“朋友圈”持续扩张,董事长刘爽比此前更加忙碌。
天创机器人以AI为驱动,在技术、产品、服务、经验等多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持续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连续四年保持特种机器人细分赛道出货量第一。
剖析“来时路”,创新始终是第一驱动力。近日,2025年度南京市创新联合体备案名单公布,由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天创机器人等7家企业单位联合参与申报的“南京市机器人网联与安全技术创新联合体”成功上榜。
构建良好产业生态,汲取创新“养分”。“天创机器人在创新联合体中,重点负责研究如何实现机器人感知、计算、通信与安全的深度融合,提升机器人的整体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等。”刘爽告诉记者。
聚力攻坚促转化,融合创新强产业。南京将创新刻进城市“基因”,今年以来着力打通成果转化堵点,赋能产业攻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力推动攻坚产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今年4月,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学院成立,通过实战教学加速培育“懂技术、精市场、善运营”的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服务产业攻坚,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上线南京市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与供需对接服务平台,截至6月底,吸引企业用户超1100家、技术经理人200余名,发布成果3289项、需求496项,促成意向对接50项。”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提能级——潜力赛道持续发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矩阵”
动动念头就能操控机械臂抓取动作、瘫痪患者通过“意念”实现文字输入……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突破,类似这样的科幻场景正逐步走进现实。
脑机接口作为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已经成为全球竞逐的重要未来产业赛道。南京在相关领域布局较早、科技人才优势较强,类脑计算等研发走在前列,关联产业蓬勃发展,培育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具有良好基础。
抢占潜力赛道,聚力打造全国脑机接口产业高地。7月22日,在南京举行的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上,《南京市推进脑机接口产业创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提出2027年和2030年发展目标,即打造脑机接口领域科研和转化高地、产业创新高地。
大会上,随着一批重要成果问世,一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传递出南京竞逐脑机接口产业的强烈信号和决心。
凝心聚力,持续推动产业攻坚突破。今年以来,人工智能(软件)产业攻坚办积极对接华为、京东、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加快招引大模型研发总部、智算中心、信创整机制造、云计算基地、工业软件创新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机器人产业攻坚办、生物医药产业攻坚办、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攻坚办积极对接行业重点企业,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其中,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增势较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5.0%、22.1%、44.2%。
为集聚全市攻坚力量,实现全年“打造1个万亿级、1个5000亿级、1个3000亿级、3个2000亿级产业集群”攻坚目标,我市印发《南京市2025年产业攻坚任务清单》,从招引重大产业项目、全面开放应用场景等6个方面,细化产业攻坚的各项任务部署。
产业强市重任在肩,攻坚号角催人奋进。南京正进一步凝聚政企合力,推动产业攻坚大突破,坚定不移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强市全面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