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擘画保税物流中心(B型)三年跃升路线图
2025-07-31 09:31:00
来源:宿迁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丁国灿

7月25日,12辆满载进口货物的集装箱卡车驶入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卡口,每辆车仅在卡口停留十余秒就通过了智能卡口系统对车辆信息的自动识别比对,顺利过卡进入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这批货物的顺利通关,标志着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行。

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指经海关批准的,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保税监管场所。中心内企业可以开展保税存储进出口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以及跨境电商等业务。作为宿迁市首个保税功能载体,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封关运行,有助于叠加宿迁港的多式联运资源与保税物流功能,有效拓展跨境贸易渠道、降低国际贸易物流成本,为促进宿迁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为推动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发展,充分发挥保税功能优势,培育对外贸易、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新动能,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今年3月,《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

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发展方向是什么?《方案》明确提出,要依托“保税+”功能,促进外贸增量与产业协同,扩大进出口规模,打造外贸新增长点。加快发展保税跨境电商,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赋能中国(宿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拓展保税进口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新模式,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提升中心城区消费“首位度”。

目前,京东集团、洋河股份等重点企业已与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签订了入驻协议。依托保税仓储、分拨配送、全球采购、转口贸易、简单加工等核心功能,一个涵盖多元业态的产业生态圈正在宿迁加速形成。据介绍,入驻企业在进出口通关上可享受两大便利:一是进口企业资金成本降低,企业从境外进口的货物存放在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享受保税政策,暂不缴纳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款,待实际申报进入国内时再缴纳相应税款;二是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适用“入区即退税”政策,出口货物进入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即可申请退税,加快企业资金流转。

“我们的生产原料都是进口的,通过一般贸易方式申报进口要一次性缴纳高额税款。现在我们适用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暂缓缴纳税款政策,先批量进口原料存放在这里,每次运出时再申报缴纳税款,不仅可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还能降低物流成本。”江苏天朔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臧哲波说。

为了确保既定目标实现,《方案》提出了保税贸易做大做强、增量带动与产业协同、跨境电商创新发展、优化贸易营商环境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并将重点任务工作量转化为拓展保税贸易新增量、打造进口消费新高地、拓展保税出口新路径、构建保税物流新通道四个方面共12条措施,明确了2025年、2026年、2027年的指标值,全力推动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质量发展、高质效运营。

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封关运行,给有进出口保税需求的企业带来了利好消息,特别是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方案》提出要积极招引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进入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吸引配套服务企业;深化对接引进头部平台,加快推进红酒等跨境电商业务落地,打造宿迁跨境电商进口集聚平台;引进和培育一批实力强、前景广、链条长的跨境电商企业,支持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运营主体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特色跨境电商载体。

江苏三夫户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耕宿迁多年,跨境电商业务涉及面广。该企业负责人陈亮高兴地说:“《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全面增强了我们在宿迁发展的信心。得益于宿迁建设保税平台,我们成为美国一个知名户外品牌的全球总代理,预计年均增加销售额800万美元。”

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封关运行,是宿迁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根据《方案》安排,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到2027年实现综合排名位于全国前30名、省内处于中游水平;到“十五五”末,力争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打造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化帮办服务和政策引导,加快推动企业开展保税业务,优化企业出口贸易方式,充分整合“集疏运”功能,提升贸易通关效率,促进一体化运作、融合发展。未来,宿迁将依托“保税+港口+电商”的叠加经济优势集聚更多外贸企业,为构建全省和长三角北翼对外开放格局注入强劲的“宿迁动力”。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