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播种希望。连日来,在苏垦农发东辛分公司位于徐州、淮安、连云港等多个外拓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大型农机轰鸣往来,进行精细化秋播作业;基地办管理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精准技术指导;新垦的沃土之上,一粒粒饱满的麦种被精准播入田中,预示着新一轮生长周期的开始。东辛正以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推进外拓基地的秋播生产管理工作,为夺取来年夏熟作物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外拓基地地域分布广、土壤气候条件存在差异等特点,东辛党委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科学部署。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突出“科技兴农”,积极推广应用秋播关键技术。在播种环节,大力推广浸种催芽、精准适墒播种等先进技术,确保苗齐、苗匀、苗壮;同时,优选种植高产、抗逆、优质的小麦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三是强化考核奖惩,基地办人员现场督导,对于整地、播种质量较差的生产区进行通报并视情扣减月度考核分,对于工作落实到位的生产区点名表扬,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精细化管理是今年秋播工作的又一亮点。各外拓基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秋播技术方案和田间管理预案。基地办全体人员分区包干,驻点跟踪服务,对整地质量、播种深度、密度和施肥量等进行专项督查指导,做到“一区一策”,实现精准化管理。同时,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抗旱防涝准备,确保秋播小麦在最佳环境下生长。此外,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化优势,外联大批先进、智能的农业机械参与秋播作业。根据今年土壤墒情,选择小履带拖拉机进行开沟作业,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化播种机实现直线播种、播深一致,不仅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质量,也为后续的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收获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东辛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分别在盐城便仓、徐州睢宁、连云港赣榆新增外拓基地1.5万亩,人均管理面积超千亩。外拓基地计划秋播总面积9.4万亩,整体进度已过九成。“在家千般好,出门处处难”。在赣榆金山基地大盘大队,面对近1700亩的秋播任务,“90后”出生的队长李猛没有一丝慌乱,这位30出头但却从事农业生产13年的队长对于收种管的计划早已了然于胸,他说“今年是土地流转的第一年,我肯定会尽百倍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出彩。大盘大队地势较为低洼,加上今年水稻收获期雨水多、排水不畅,土壤墒情不容乐观。我们认真落实基地办的各项管理措施,选择正旋大耙破土,晾晒2-3天,看墒情适当播种,如地势较洼田块,再进行二次正旋晒墒。对于烂塘有积水无法排除,我们及时采用小型抽水泵抽水,确保墒情晾晒效果,保证播种进度。”
秋播是全年农业生产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东辛外拓基地高效、规范的秋播实践,不仅是苏垦农发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的成功延伸,也展现了江苏农垦作为国有大型农业企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示范带动区域农业发展方面的责任与担当。放眼广袤田野,新绿初绽,生机盎然,东辛人正用辛勤与智慧,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着来年丰收的画卷。(陈秋 储梅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