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红芳) 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点行业人才需求,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于10月25日在北京开展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高质量项目、高价值资本“四对接”活动。记者24日从省人社厅获悉,为做好人才精准对接,江苏上下联动、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目前确定186家用人单位参会,现场提供11409个优质岗位。
据介绍,186家用人单位包括27家省属国有企业、19家科研院所、42所高校、16家教育医疗等机构,以及82家市级规上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知名民企,覆盖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说是一次江苏优质用人单位大集结。
赴京单位不仅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全部9所在苏部属高校,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34所省属高校,更集结紫金山实验室、苏州实验室等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及南京土壤研究所、苏州纳米研究所等中国科学院在苏院所、省产研院等顶尖科研机构,还有北大、清华与我省地方政府共建的北大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和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国信集团、江苏交控、江苏银行、华泰证券等27家综合实力雄厚的省属国企也将参加。此外,还包括盛虹集团、沙钢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中天科技、中天钢铁等“中国500强”企业,以及极电光能、万帮数字能源等“独角兽”企业。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招聘有明确岗位设置需求,确保供需适配度,特别是针对驻京高校专业特色、岗位设置兼顾不同层次需求,包括面向高校毕业生的研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光学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安全管理工程师等岗位165个,生产、运营、财务、采购、技术管培生岗位38个。技术岗需求激增,半导体、新能源、AI数据算法等领域岗位增长迅猛,包括博士后科研、青年研究员、金融投资、药物制剂研究员、专任教师岗位119个,更有面向资深人才的高级管理、数据分析、战略规划、飞行设计岗近40个。
所有岗位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需求8887人、占比达77.9%,博士研究生需求5419人、占比达47.5%,尤其高端制造业和科研机构对高学历需求愈发明显。在61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001个需求中,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高达97%,如中国科学院江苏系统137个特别研究助理岗位,江苏农垦集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100个杰出人才岗、高层次人才岗、普通教学科研岗,中国矿业大学150个专任教师岗均为博士学历。
此次招聘有408个人才需求不限专业,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对专业和人数均不限;江苏天马网络科技不限专业需求105人,江苏省苏州中学校22人、徐州工程学院20人、徐州报业传媒11人、泰州市金融控股集团6人等诸多岗位均不限专业,单位更为注重员工能力素质培养与发展,为其搭建广阔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通道。
据统计,11409个岗位中,月薪过万的岗位达95.8%,超过四分之一的岗位月薪超2万元。83家省直及中央驻苏单位平均年薪超25万元,高校科研院所平均年薪超30万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长空领军、长空英才、长空之星及青年博士后等人才亮出税前年薪24万—120万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年薪60万元,紫金山实验室博士年薪40万元,江南大学教学科研岗和产业教授年薪30万元,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为博士开出最高月薪4.8万元。很多单位还提供强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安家费、租房补贴、考核奖金等全方位支持。南京工程学院根据人才情况提供相应安家费和租房补贴;常州卫健系统博士人才在40万元年薪基础上,提供20万元科研经费和相应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