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 娴
去香港上市,正成为当下江苏生物医药企业打开发展新局面的“钥匙”。10月8日,长风药业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高开超200%,获得近6700倍超额认购,创下港股新股定价机制实行以来医疗健康行业纪录。
这家药企的火爆,正是江苏生物医药企业奔赴港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已有12家苏企在港股上市,其中8家为生物医药企业。这8家企业中,既有恒瑞医药这样的千亿市值巨头实现“A+H”两地上市,也有长风药业、映恩生物、维立志博等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技术壁垒和差异化优势的企业,形成了一波引人注目的“赴港上市潮”。
为何是香港
今年稍早前,恒瑞医药作为我省第8家“A+H”两地上市公司,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的IPO;映恩生物上市首日涨幅达130%,成为今年首只上市翻倍的18A生物医药股。
为创新药企打通融资通道,是港股最直接的吸引力。尤其是新规18A章生效以来,港交所向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敞开大门。今年5月,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并允许公司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洁镟介绍,“科企专线”将在企业筹备上市的早期阶段解答关键问题、提供相关指导。
香港与江苏的距离,也被逐渐“拉近”。自2022年江苏企业赴港上市培育基地落地以来,港交所与江苏各地深化合作,通过上市沙龙、资本市场培训、研讨会及论坛等活动,消除江苏企业对港股市场的不了解和疑惑。此外,今年9月,《香港—苏州金融协同发展行动方案》签署,进一步推动两地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共建跨境金融合作新桥梁。
受到A股IPO发审节奏放缓、美股上市渠道不确定的影响,部分企业调整上市计划,将目光转向香港,也有更多企业将香港视作走向国际的“跳板”。
“香港汇聚了大量国际投资者和机构资金,能让我们更好进入全球投资者的视野,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并与国际机构建立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一家已保密提交港股上市申请的企业告诉记者。
港股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0%、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18.68%,南下资金与全球回流资金同步增加。今年前三季度,港股IPO申请数量近300宗,创历史新高;IPO融资额1823亿港元,居全球市场之首。
不只是上市
赴港上市不仅是融资行为,更是企业全球化战略的落子。越来越多的江苏企业希望借助国际资本,站上全球舞台。
长风药业在招股书中表示,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国际已有的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持续研发及临床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7月,公司自主研制的吸入制剂产品首次完成海外发货。目前,我们正在中国、美国、欧洲等主要市场,以及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兴市场,重点推进20多款候选产品的全球开发。”
在A股上市多年的恒瑞医药,将H股上市作为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公司明确表示,赴港上市的核心目的之一是“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
“融资之外,我们更希望通过香港市场建立海外信任、吸引全球人才、切入国际研发合作,与企业长远发展形成正向循环。”前述保密申请企业道出了众多赴港企业的心声。
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巍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律所承接的香港IPO业务量显著增加,企业决策更加果断,项目推进节奏明显加快,市场情绪已从“观望”转向“行动”。她指出,企业最为看重港股市场的三重核心价值,包括全球化的资本与品牌赋能、灵活的持续融资与资本运作机制,以及对创新业态的战略包容与生态协同。
“港股市场对于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可能暂未盈利或采用特殊股权架构的创新企业极为友好,不仅提供融资支持,还可能带来产业协同、技术验证与战略合作的全球机会。”
谁将是下一批
港股市场“吸睛”又“吸金”,8家江苏生物医药企业的成功上市,也在为更多后来者探路。
元禾控股作为本土创投机构,见证了其中2家企业从成长到上市的历程,也验证了“耐心资本”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元禾控股95%以上的资金布局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通过搭建培育平台,汇聚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资本等核心要素。“早期对‘好苗子’的耐心陪伴和支持,最终孵化出了这些能够经受国际资本市场检验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又将反哺区域,推动江苏生物医药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已设立两只总规模达100亿元的专项母基金,聚焦生物医药领域,持续加大对江苏创新药物、前沿诊疗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此外,更多基金正面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行业提供“耐心资本”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赴港上市的热度正向其他科创领域蔓延。截至目前,我省香港上市企业累计达134家,占我省境外上市企业总数的七成,香港已经成为我省企业境外上市首选目的地。
高巍指出,当前对港股IPO沟通意愿最强烈的企业,高度集中于“硬科技”赛道,比如高端制造、生命科学、绿色经济等领域。“它们大多是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或关键参与者,普遍具有高研发投入、强技术壁垒和清晰的国际化诉求,与港股市场的板块定位高度契合。这些企业的上市目标明确,希望通过融资加大研发投入、扩张产能、并购整合,进一步确立和扩大其行业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