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今韵,文化盛宴醉江淮
2025-10-07 07:55: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中秋逢国庆,江苏大地涌动着“家国同庆”的温暖。从扬州皮市街的古风雅集点亮千年文脉,到泰州姜堰博物馆“汉服之夜”让古雅融入现代生活;从无锡“真江南”的渔家韵味延续千年诗意,到金湖的非遗民俗点亮水上森林……各地以文化为媒,将传统节俗、非遗技艺与时代精神融合,为传统佳节增添了别样的团圆意蕴与家国情怀。

扬州:古城焕新国潮盛放

□ 本报记者 张 晨

月满广陵夜,老街绽新颜。10月5日,一场中秋雅集在扬州皮市街启幕,跨越千年的古风雅集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到古城品味传统节日。在这个“双节”假期,已有超10万人次游客来到扬州明清古城,吃住游购娱乐活其中,体验做回“老扬州”的乐趣。

这个假日,千年老街皮市街全线焕新。南门头融入中秋元素,街面道旗迎风招展,国庆与中秋纹样交织,传递喜庆。风动长廊里的传统灯盏装饰随风摇曳,光影流转间尽显灵动。游客打卡皮市街最多的网红墙周边,还别出心裁设置了露营点位,以灯笼、绿植营造松弛氛围,成为游客歇脚闲谈、赏月品茗的新场景。

漫步古街,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国潮元素深度融合。非遗手作与潮趣文创摊位前,到处有细细挑选心仪好物的游客。非遗体验区里,游客围坐桌前,亲手制作竹编灯笼、草药香囊,感受手作乐趣。千灯巡游队伍走过,游客紧随其后,提着非遗灯笼一起与明月同行。

“感觉扬州古城特别精致还特别热闹,不仅能在古城里观赏美轮美奂的夜景,参与传统文化活动,还可以住在古城里,深度感受扬州人日常生活的雅致。”上海游客赵信之一家在皮市街附近入住民宿后出门逛街,当晚就碰上了皮市街中秋雅集,美好的体验让他全家直呼不虚此行,计划明天还要在古城体验扬州早茶、淮扬菜,再逛逛附近的几处古街景点。

随着去年以来更多古城景点陆续更新开发,免费入城的扬州古城已成为“长红”的大文旅景区。扬州第一家电影院苏北电影院经过改造,目前已是一处怀旧打卡点,而与其结合的古风酒店,使得这里成了古城的一处游客集散中心。游客们在这里入住,出门便是遍布传统地方美食、老字号和潮流文创店的广陵路。再走几步,就到了从盐商住宅改造而来的广陵有盐街区,这里不仅是颜值超高的打卡点,还经常举办各种市集,潮品潮玩满足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此外,沿广陵路还可抵达小东门、仁丰里、何园、皮市街、徐凝门大街、南河下民宿区等众多好玩好逛的景点。

“我们以沉浸式市集、互动体验、国风演艺等多元形式,构筑活态明清古城的梦幻场景,激活古城文旅消费活力。”扬州广陵古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持续对古城内众多地标建筑进行组团式更新改造,结合全城夜游的开发,陆续推出了广陵有盐、大水湾、小东门、湖北会馆等新晋网红景点。以广陵路为轴线,扬州古城游已经形成了一条新动线。游客只要置身古城,就可以在附近百米内找到有扬州特色的吃、住、游、购、娱体验项目。

无锡:渔家韵味尽显“真江南”

□ 本报记者 浦敏琦

国庆中秋双节,无锡市锡山区的乡村旅游“热”力全开,村庄、农园都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游客勾勒出一幅热烈欢快的假期图景。

借央视《山水间的家》节目热度,厚桥街道谢埭荡村策划了“厚蕴谢埭,渔你相约”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在双节假期沉浸式感受渔家韵味。游客刚踏入谢埭荡村,便看到村口立着“《山水间的家》央视取景地”的指引牌。往里走,水面上依次排开的花船色彩斑斓,船影倒映在水中,尽显“真江南”的清新雅致。在芡实园里,游客钻进憨态可掬的芡农人偶里,“亲身”体验采鸡头米的渔家日常。在“谢荡风华游园会”,各种表演轮番登场,荷花舞、伞舞、国风舞等与乐曲交织,引来许多游客拍照。

假期风和日丽,温度适宜,露营是再好不过的休闲方式。锡山区的各个乡村利用各自优势,推出不同“露营计划”,吸引了人们前来打卡。在胶阳路景观带,远处山峦起伏,近处溪流潺潺。人们铺开野餐垫,享受自带美食,悠哉地晒着日光。锡东生态园“悦野拾光·丰收露营嘉年华”提供天幕、帐篷、露营椅等装备,搭配小型露天电影、民谣音乐会、丰收市集,实现“美景+美食+美趣”的融合。

泰州:汉服翩跹琴韵悠扬

□ 本报记者 卢佳乐 通讯员 丁欣桐

10月5日晚,泰州姜堰博物馆“汉服之夜”活动在月色中拉开序幕,喜迎中秋佳节。这场以中秋雅集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将焚香、莳花、品茗、抚琴等九大雅事融入现代生活场景,让观众在汉服翩跹、琴韵悠扬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缕青烟通古今,三更篆香见真心。”当第一缕篆香在表演中升起,活动由此开启。表演者顾晓燕身着明制汉服,手持铜炉缓步登台,炉中香粉随着她的动作逐渐成型,化作一朵精致的莲花。8名孩童身穿襦裙,齐声朗诵《水调歌头》,稚嫩的童声与袅袅青烟交织,带领现场观众跨越时空进入古人焚香读诗的雅境。紧接着,《花间集》汉服花艺走秀将现场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表演者们手持月季、百合等花材,在观众间穿梭展示。花艺师现场演示中秋团圆花篮的制作,将石榴与百合并置:“石榴象征多子多福,百合代表百年好合。”向现场观众送上中秋佳节的美好祝愿。

当《檐铃语》的伞舞演员撑开油纸伞旋转时,现场充满了古人听雨的美妙意境;在《琉璃界》的雪中剑舞环节,歌手身着绣有云纹的圆领袍,以豪迈旋律配合剑舞凌厉的剑招,演绎雪中赏剑的武侠气氛。《广寒吟》的水袖舞将月宫仙子降临人间的神话具象化,舞者的水袖在月光下划出银色弧线。在书法互动中,王颖老师以隶书书写中秋雅集四字,她邀请观众上台,用篆书的中字与隶书的月字共拼成作品,一位穿马面裙的姑娘小心翼翼地在宣纸上落下笔触,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云层渐散,一轮明月正悬在博物馆飞檐之上,现场观众一起抬头赏月。带着女儿参加活动的王欢说:“孩子第一次穿汉服,看到香篆表演时眼睛都亮了,这种沉浸式文化体验比课本上的知识更生动。”古琴爱好者包红粉对《流水操》节目印象深刻:“陈磊老师的演奏让我意犹未尽,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办几场。”

南通:“移动咖啡馆”定制双节浪漫

□ 本报记者 李世杰

“咖啡巴士中秋手作专场已约满,音乐专场还有少量余座,快来体验吧!”10月6日,南通公交集团紫琅文旅公司综合科副科长黄卫在微信朋友圈晒图“中秋限定”,7组家庭率先解锁“咖啡+N主题”的浪漫假期,为亲子时光赋予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这个假期,长江边弥漫着别样的温馨氛围。南通咖啡巴士这个“移动咖啡馆”策划推出了“手作”和“音乐”专场,让咖啡手作和公交Livehouse变成最新潮的亲子体验形式。上午,咖啡巴士行驶在南通城区,手作课堂轮番上新,咖啡豆手链、咖啡渣环保花瓶、中秋花灯等主题教学,8天不重样。下午,咖啡巴士停驻在长江边,闪烁的霓虹灯配上街舞表演,歌唱祖国,快乐拉满。

10月6日上午的中秋手作专场,热闹非凡。7组家庭穿上印着“BUS COFFEE”的围裙,在专业手作老师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体验中秋花灯的制作方法,亲手为家人制作中秋礼物。“妈妈,这是我给你做的中秋花灯……”南通市民王筱雨接过6岁女儿钱雯霄的礼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记者看到,手作咖啡花灯是用废弃的咖啡杯制作,杯身表面可以DIY图案,钱雯霄在杯身上画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在花团簇拥中有一轮金黄的月亮正冉冉升起。王筱雨告诉记者,她提前一周就预订了中秋节当天的手作专场,感觉很新奇而且价格亲民实惠,不仅能体验手工制作,还能环游整个南通城区景点,填补了自己假期亲子游玩的空白。

南京:老门东市集“指掌”泼墨

□ 本报记者 杨民仆

10月5日晚,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秋日风味”市集“指掌画”摊位前,游客张女士忍不住轻声惊叹:“这画居然是用手掌画出来的。”只见画面中,一人于中式屋檐下席地而坐,身旁梅枝绽放,花朵疏影横斜,清幽雅致的意境扑面而来。更让她惊喜的是,画作右上角“素笺承雅意,梅影伴幽窗”的句子,开头两个字正是自己刚报的名字,独特的设计让她连连称奇。

记者看到,一方长桌上铺着素色宣纸,画师端坐桌前,指尖轻蘸浓墨,手腕微转间,用拇指在纸上按压出厚重山形,随即换作食指细细勾勒山石纹路;忽而又以手掌蘸取淡墨,侧掌一泼,云雾便在宣纸间自然晕染开来,不过片刻工夫,一幅画作已初见雏形,墨色浓淡相宜。

摊主汪杰告诉记者,此为指掌画,又名指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独具匠心的特殊门类。据史料追溯,起源可至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的传承演变,逐渐形成“以手代笔、意趣天成”的艺术特质。与传统毛笔绘画不同,指掌画创作者无需借助画笔,而以拇指、食指、手掌乃至手背、指甲为“工具”,蘸取墨色与颜料,在宣纸上通过点、擦、划、泼墨等技法,将自然景致与心中意境转化为一幅幅生动作品。同时,还可根据游客的姓名创作藏头诗、对联,再以指掌画为载体,将诗句意境与山水、花鸟等元素巧妙结合。

连云港:渔湾光影秀里庆团圆

□ 本报记者 赵芳 通讯员 宋歌

双节期间的连云港市渔湾景区,白天与夜晚各具风情。

午后,渔湾印象广场化身为“萌宠欢乐剧场”,萌宠马戏总动员将游客的兴致充分调动。当暮色为景区披上蓝纱,渔湾的另一重魅力——中秋火锅团圆宴,正式拉开帷幕。18时30分,检票口处“嫦娥”手提宫灯翩然而至,一曲优雅迎宾舞后,引领游客步入夜色渔湾。小游园广场上,特色炭火铜炉里,汤汁咕嘟冒泡,鲜嫩食材下锅,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烟火气里满是团圆味,身旁还有宫调乐坊的演艺相伴,古雅琴声绕耳。“10月1日至7日,我们景区的火锅团圆宴每日设定60桌,人数近300人,游客可边体验火锅美食边欣赏夜演。”渔湾景区党支部书记黄浩殊介绍。

夜色渐深,浪漫升级。20时许,珍珠瀑广场的《神鱼化龙》光影秀准时启幕。崖壁上,光影流转成鱼跃龙门的画面,美不胜收,随后《炽恋飞焰》双爱心焰火瀑布点亮夜空,红色焰光交织成爱心,浪漫值瞬间拉满。小游园里,《凤起渔湾》水幕舞让水流随音乐起舞,《跃上青云》激光舞划出绚丽光轨;最惊艳的当数非遗打铁花——1600摄氏度的铁水在匠人身前绽放,化作漫天星雨,“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奇观让游客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生怕错过这震撼瞬间。

金湖:非遗民俗惊艳水上森林

□ 本报记者 易梦涵 通讯员 李广忠

“像闯进了现实版的秋野仙踪!”南京的林女士一家乘竹筏穿行于水上森林,秋意萦绕,白鹭惊起。国庆假期,无数游客从各地涌入这座水韵小城,体验金湖以“田园丰收季·多彩金湖秋”为主题推出的一系列文旅活动。

在水上森林景区,非遗民俗表演为自然美景增添文化魅力。莲湘舞、花船、黄梅戏等节目轮番上演,引来游客阵阵喝彩声。来自安徽的季先生与家人游玩后连连称赞:“不仅景色美,从交通接驳到旅游指引,各方面都非常到位!”为保障游客体验,金湖县在交通枢纽、景区入口等重要节点设立服务驿站,提供信息咨询、线路指引等暖心服务。与此同时,尧想国文旅区推出《画出我心中的金湖色彩》巨幅涂鸦活动,吸引不少家庭参与。专业老师带领数十名小朋友以彩为墨、以心为笔,用稚嫩笔触勾勒对家乡的热爱与节日祝福。孩子们专注创作的身影,成为景区一道温馨的风景。

夜幕降临,金湖的文旅体验仍在延续。10月1日至4日每晚, 县文化艺术中心北广场的惠民演出轮番上演,歌舞综艺、非遗民俗、少儿才艺等节目精彩纷呈。“湖城夜韵”国潮长廊、主题灯展、非遗市集更添城市烟火气。据统计,国庆假期首日,全县景区接待游客近3万人,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如东:万人拜月庆中秋

□ 本报记者 严 磊

圆月高悬夜空,为如东栟茶古镇镀上一层金辉,一群身着传统汉服的少年踏着音乐的节拍,手提宫灯,沿着青石板路前行,吸引游客拍照追随。10月6日晚,一年一度的拜月仪式在赞礼的祝词声中开始了。

古色古香的茗海戏楼在月辉下熠熠生辉,戏楼前16名身着古代礼服的人员,在庄重的音乐声里,依次对月祭拜,完成献礼祈福等环节,现场万人齐聚,却一时鸦雀无声。

“太有仪式感了!”来自四川的游客王秋琳在赞礼的引导下对月作揖,祭拜三下,心里悄悄许下了希望全家平安健康的愿望。她告诉记者,假期和朋友一起来江苏旅游,恰逢中秋佳节来到栟茶古镇,本来还因没能陪伴家人有些失落,盛大的拜月仪式,弥补了这一遗憾,“仪式全程都和家人直播了,他们也非常喜欢!”

拜月仪式之后,古镇运河两岸,精彩的节目也陆续上演:匠人一声敲击,绚烂的铁花四溅;演员一展歌喉,戏楼前掌声雷动;画舫随波逐流,舞者翩翩起舞……游客穿梭在灯火璀璨的街巷中,感受着栟茶古镇独有的节日氛围。

“双节同至,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活动与游客分享。”江苏栟茶古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志明介绍,仪式脱胎于《礼记》中的中秋祭月,又融入了栟茶特色,增添了提灯游街等项目,让游客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又能记住古镇的文旅特色,感受栟茶的独特魅力。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