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走笔丨听见每一个“她声音”
2025-03-09 08:29: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魏晓敏

当全国两会遇上“三八”国际妇女节,“她声音”“她力量”备受关注。

两会上,一系列关于女性就业、生育、健康等方面的建议被提出。比如,全国人大代表李紫微建议拐卖妇女儿童买卖同罪同罚;全国人大代表胡小青建议扩大冻卵适用人群并纳入医保;全国政协委员吴海鹰建议企业为全职妈妈设立“妈妈岗”……这些来自两会会场的声音,着眼女性关切,充满尊重和关爱女性的温度。

这些声音回应了当下妇女权益保护领域里的一些新课题。比如,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有代表委员关注女性所面临的新生儿看护问题,呼吁延长男性陪产假。这一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妇女权益的保护,需要社会多方参与,其中代表委员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从历史看,两会提案议案折射妇女权益保护的进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到改革开放后女性权益受到更多关注,再到今天女性权益保护的内容更加深入、更加多元,反映的是社会对性别平等认识的不断深化,折射的是女性权益保护得到更有力的政策支持。近年来,遏制家庭暴力、打拐等关涉妇女权益保护的问题在立法层面受到关注,其中不少就有代表委员的贡献。

对保障妇女权益的关注,不仅体现在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中,更体现在普遍的社会讨论与关注中。“鼓励生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延长产假,不能只是看起来很美丽”……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诉求和心声。很多女性网友分享自己在职场、家庭、教育、健康等方面的经历和感受,这些声音不仅为决策提供宝贵参考,也推动社会对女性权益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广泛讨论。

近年来,我们真切感受到理念、文化、氛围的改变在加速。听见每一个“她声音”,尊重每一份“她力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