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年醴香为城市代言——看“醋坛子”IP里的文化密码
2025-08-19 09:44:00
来源:镇江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谭艺婷 本报通讯员 韦烨

长江与千年运河交汇之处,不仅孕育了镇江“江河襟带,吴楚要津”的地理标志,更滋养出独特醴香——镇江香醋。当前,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热进行中,镇江网络视频多选择将“醋坛子”作为城市IP形象,这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历史积淀、文化基因与时代脉搏的共鸣。

千年陈酿:从历史传说到“中国醋都”

相传杜康之子黑塔酿酒的时间超过了时间,到了21天变成了醋。这个传说为镇江醋的起源增添了一抹烟火气。

历经千年沉淀,1840年,“朱恒顺糟坊”在镇江开埠,凭借独创的“固态分层发酵”技艺酿出传世风味。1910年,恒顺香醋获得“南洋劝业会金奖”,成为中国调味品走向世界的早期名片。新中国成立后,镇江香醋开启新的荣耀篇章。2001年,“镇江香醋”成功获批成为全国首个调味品地理标志产品。2006年,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镇江香醋也逐步走向国际。镇江香醋成为中欧首批地理标志互认互保项目产品、我国第一个获得欧盟保护的调味品。2020年,镇江市被授予“中国醋都”称号,镇江香醋也成为镇江对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2025年,“镇江香醋”入选工信部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第一批),食醋出口量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调味品走向世界的“领军者”。

从黑塔造醋的历史传说到香飘国际的时代佳话,一坛镇江醋串联起千年酿造文化。

符号破圈:从生活器具到城市形象

将“醋坛子”打造成城市IP形象,是镇江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解码。“醋”是人间烟火的日常滋味,更是淮扬菜系“调和五味”的灵魂所在。其容器“醋坛子”,也因“吃醋”这一民间俚语,被赋予了鲜活独特的情感意象:它是“小脾气里藏着真性情”的民间智慧,是“烟火气中带着温度”的生活符号。

更巧妙的是,醋的特性与镇江城市气质形成了“天然共鸣”:历经48道工序的淬炼方得醇厚,恰如镇江在历史沉浮中铸就的坚韧风骨;能调和百味,又如这座城市“南北交融、海纳百川”的胸襟。

“苏超”期间,镇江为“醋坛子”IP注入“憨厚中带点小脾气”的人格化设定,正是镇江人“柔中蕴刚”精神的生动写照。对镇江人而言,它是浸透着家乡味道的“情感密码”;对外乡客来说,它是公认的“城市视觉符号”。这种情感穿透力,让“醋坛子”从“生活器物”升级为“城市精神符号”,成为连接本土与外界、传统与现代的情感桥梁。

产业活化:从活态体验到“醋味新宠”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醋坛子”正成为文商旅融合的重要支点。从“活态体验”到“产品创新”,再到“文旅消费链”构建,“老工艺+现代表达”的逻辑,让千年醋香酿出了产业振兴的丰硕成果。

活态体验让传统“可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将传统酿造工艺转化为“活态传承课堂”,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观摩“翻醅淋醋”非遗技艺。在这里,传统工艺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感、可触、可参与”的生活场景。2025年上半年,博物馆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9.03%。

产品创新让老字号“年轻”。在“恒顺味道”的各家门店里,酱醋产品早已打破传统调味品的边界,既有传承古法的陈酿香醋,也有融入时尚元素的醋饮品、醋零食等“醋味新宠”;既有适配伴手礼需求的甄选礼盒,也有以恒顺酱醋为灵感的文创周边。这些推陈出新的产品,精准击中了年轻人的消费偏好,让老字号品牌重新焕发生机,也构建起了“可品、可游、可感”的文化体验链。2025年上半年,门店销量同比增长6.07%,其中文创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33.03%。

战略升维:从文化窗口到价值传承

当众多城市追逐同质化符号时,镇江坚定地选择回归最具辨识度的文化根源。

企业层面,恒顺集团作为醋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持续投身于醋文化保护与传播,无论是中国醋文化博物馆,还是散落在各地的“恒顺味道”门店,抑或是各种有创意、有市场的“醋坛子”文创产品,都成为展示镇江醋文化的窗口。

政府层面,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支持醋产品深度开发,串联醋文化研学路线,将醋元素有机融入城市空间,实现醋文化与历史文化、山水文化的有效结合,深度激活醋文化价值。

如今的镇江,正以“醋香”为墨、以“文化”为笔,在“文旅融合”的时代画布上,书写着“传统活起来、产业强起来、城市亮起来”的精彩篇章。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