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李 蓉
“讨饭也要宣传抗日!”90年前,大运河畔,新安旅行团的一群小好汉从家乡淮安出发,踏上了修学旅行、普及教育、宣传抗日的旅途。
“拼命地做工拼命地跳,一边学习一边教,别笑我们年纪小,我们要把中国来改造……”如今,淮安的孩子们通过儿童剧的形式再现这段红色历史。
点亮精神火炬,赓续文明之光。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明氛围日益浓厚,居民幸福感与满意度显著增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文明培育照亮精神家园
制作红色场馆手抄报、设计电脑小报、走进班级和社区宣讲红色历史……这是“新时代江苏好少年”张汉业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后做的事情。“图文并茂,讲得真好!”社区居民们纷纷为这位少年的出色表现竖起大拇指。
像张汉业一样,淮安的学生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年来,淮安有3人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新旅光辉历史多次登上全省、全国“开学第一课”。
淮安还聚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出台《淮安文明市民12条》《淮安市中小学生文明倡议微九条》。目前,淮安市全国道德模范、省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江苏好人”人数居全省前列。我市通过每年举办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事迹宣传活动,在全市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浓厚社会氛围。
文明实践温暖和谐社会
淮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长江热浪·苏超狂嗨——龙虾夏日狂欢夜”活动,现场设置文明风尚与传统文化展示区,倡导热情有序的观赛新风;清江浦区长西街道人民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居民搭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的共享惠民阵地……淮安在全省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在县、镇、村三级有效覆盖,多层次、多领域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每年持续开展接地气、有活力、有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涌现出盱眙县“山爸山妈”关爱留守儿童、淮安区新安小学学生讲“小好汉”、涟水县百姓大舞台、金湖县匠心少年·非遗小课堂等一批省级文明实践优秀案例,洪泽区“舞动乡村”项目入选国家级项目库,以点带面推动基层文明实践阵地大门常开、服务常在、活动常新、群众常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如今,淮安正以建强群众活动阵地为途径,在“优功能”上下更大功夫,实现思想上解悟、生活上解难、精神上解乏。
文明创建绘就幸福图景
市场宽敞明亮、摊位整齐划一、功能分布有序、地面干干净净、商户经营规范、繁忙有序,这是淮安农贸市场提升的成效;车辆礼让行人、骑行佩戴头盔,这是淮安交通秩序提优的成效;飞线入地、设施补齐、违建整治、增加车位,这是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效……文明创建绘就淮安幸福图景。
文明创建是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求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近年来,淮安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导向,按照“标准化、精细化、网格化、法治化、民本化”思路,在改进创新的大背景下,及时转变理念和方式,以唱响“文明满淮四季歌”为主题,接续实施“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春风伴护你我出行”“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等专项行动,不断让“六种新风尚”内化为群众自觉,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在5月23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金湖县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10个村镇、9个单位、2户家庭、3所学校获全国文明系列荣誉称号,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数量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