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签约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缘何双提升 “镇”有引力背后的招商好办法
2025-08-11 09:25:00
来源:镇江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雍欢欢

上半年全市项目招引攻坚成效显著: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达267个,总投资额1158.8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20.8%和5.9%。其中外资项目协议投资比重超过8%,新入库列统投资200亿元,同比增长16.7%。

产业强市“领跑”,项目招引作为“第一棒”,不断刷新速度。从脚步丈量机遇、到全域机制变革,再到融入大局构建“大招商”格局,“镇”有引力磁场效应日益凸显,推动项目招引实现量质齐升。

脚步丈量:一线招商捕捉机遇

脚步是丈量机遇的标尺。盛夏时节,镇江招商团队步履不停,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远赴奥地利、韩国开展经贸交流,以密集拜访、精准对接开启面向未来的深度联动。

引入项目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大量的工作铺垫。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走出去”,开展项目洽谈、城市推介,深化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发展。由此形成头雁效应,群雁振翅,各板块、各小分队密集开展专题招商活动。

镇江经开区招商团队近期的“行程单”令人瞩目:50天内奔赴9个重点城市、26个重点区域,开展100多次密集拜访,累计行程约30700公里……

今年,镇江经开区围绕生物医药及大健康、航空航天及低空、新能源及新型电力装备、新材料及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及涉港产业等5个产业方向,组建10支招商产业组、若干个招商小分队,聚焦谋定的产业链和细分赛道,开展目标化、清单化招商。

“我们依托区内中节能太阳能公司的钙钛矿实验室研发优势,精准对接深圳、上海、西安、常州等地的行业领军企业。”镇江经开区新能源及新型电力装备产业招商局局长嵇虹介绍,团队围绕光伏和动力电池产业链,活用“以商引商”,提升了招引精准度与成功率。

“经开区是全市招商热潮的生动缩影,‘镇’有引力效应持续释放,客商用实际行动投下信任票。”市商务局党委委员虞军介绍,全市层面,“4232”招商活动体系全面铺开,招商氛围浓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开展境内外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并召开项目招引工作视频会,彰显了镇江拓展开放、践行一线工作法、抢抓产业机遇的坚定决心。

机制变革:精准招商跑出“加速度”

驻点前移,以“镇江所能”精准结对“央国企所需”,让商机更近一步。

今年3月,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主任许峰带着“央企招商先锋”的新使命,常驻北京办公,密集拜访商务部投促局、央企协会、北京江苏商会等机构,全力架设央企与镇江的产业合作桥梁。

“为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我们创新招引模式,优化机制,创新设立央企(北京)招商代表处,团队全年三分之二时间在京深耕,精准对接‘央国企所需’与‘镇江所能’。”市商务局投资促进处处长冯涛介绍,驻点成效初显,目前在手在谈项目信息21条,其中多个与我市主导产业契合的项目,已引荐至京口、镇江经开区等地,并联合板块进行综合评估。

全域机制变革持续发力,赋能精准招商。镇江经开区开展新一轮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紧扣区域产业方向,将原有8个招商局调整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招商局、航空航天及低空产业招商局、新能源及新型电力装备产业招商局、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招商局、智能装备及涉港产业招商局、科技及服务业招商局6个招商局,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精准招商能力水平,形成以招商为主力军,板块承接、国企联动、部门支持的“大招商”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全区已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2个,签约央国企项目3个。

镇江高新区则聚焦市场化招商方式,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适度拓展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渠道和方式,并根据相关重点产业链的上下游,精确定位强链固链所需要的、重要的招商引资对象,引进了一批突破“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项目。

嵌入大局:“双城联动”释放协同效应

独特的区位与开放优势为跑好产业强市“第一棒”添翼。

今年3月,我市再次赴上海举行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20个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涉及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累计总投资165.2亿元,且均与镇江“876”创新引领工程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近3年,上海成为镇江市外项目来源最多的城市,“研发在上海,成果落地在镇江”的“双城记”不断上演。

“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有利于企业引进包括海外人才在内的高端人才,攻关基础材料研发,镇江的研发中心承担着应用测试的重任,两者互补,形成从研发到现场工艺,再到生产的紧密协同流程。”正心谷资本合伙人、镇江贝斯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厉成宾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现在是‘小巨人’,未来希望成长为真正的‘巨人’。”

“‘双城记’的背后,是我市聚焦区域协作、双向赋能的生动实践,体现了‘跳出镇江发展镇江’的战略格局。”虞军解读,“上海、深圳、北京等核心城市成为重要战略支点,助力镇江深度嵌入国家发展大局。作为长三角几何中心,镇江正通过一个个支点的建立,为更广阔的区域协作打通渠道。”

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镇深互动”是另一个典型案例。我市将深圳作为桥头堡,每年常态化赴深举办市级招商活动。从市级大型活动、主要领导精准对接,到各板块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镇江与深圳等湾区城市互动频繁、合作深化,一批批优质项目加速落子。仅今年1-6月,我市新签约项目中来自大湾区的就有20个(占比7.5%),总投资约115亿元(占全市9.9%)。

从全球链动到区域协同,从机制创新到一线攻坚,镇江正以奔跑的姿态,持续释放强大的“镇”有引力,推动产业链精准招商不断跑出新的“加速度”,为产业强市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