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绿潮涌
2025-08-11 09:22: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  】【打印

我国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三峡集团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已在深海中迎风转动,将海风化为绿色电能;

灌东盐场150MW渔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光伏板铺展水面捕光发电,板下鱼虾自在生长,光影与波光交织间奏响绿色协奏曲;

碳丰氢能制氢气体扩散层(碳纸)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已试运营,全力打造“材料—部件—系统”产业链垂直生态;

盐城国投清能万帮储能电站宛如一名电力“搬运工”,在用电低谷储电,用电高峰放电,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和平稳供应;

…………

黄海之滨,绿潮奔涌。盐城有序开发利用绿色清洁能源,推动“风光氢储”一体融合发展,激活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记者 杨磊

当转动的“大风车”成为海岸线上的风景线,当如同蓝色海洋般的光伏矩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氢能、储能等新赛道实现多点突破,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成为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注脚。

作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盐城稳步向着新能源产业规模2000亿元和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两个两千”目标迈进,让绿色成为盐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追风逐日向绿行

当风机向深远海挺进,要经受什么样的考验?

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是我国当前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

“团队克服外海涌浪大、天气条件恶劣、海底泥沙冲刷等难题,借助自研气象预警平台精准锁定施工窗口期,7月初首批机组成功并网,为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再进一步。”项目负责人刘宇介绍。

项目计划今年12月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预计每年生产绿电超26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10万个三口之家全年用电量,为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盐城是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风电第一城”。截至今年6月底,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过562.37万千瓦,约占全省一半、全国八分之一、全球百分之七。

8月4日,由悦达集团、海兴集团和兴海控股携手开发建设的灌东盐场1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2.169亿度,每年节约标煤约6.8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7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30.24吨、氮氧化物18.87吨及烟尘3.87吨,同时节约大量淡水资源。

充分发挥风光资源优势,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攀升。一组数据振奋人心: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993万千瓦,总装机、风电装机、光伏装机规模分别占全省18.1%、41.1%、11.9%。

追风逐日,绿色能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今年1月至6月,全市新能源发电量176.41亿千瓦时,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2.2%,占盐城全社会用电量的69.9%。

新赛道上铆劲冲

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看天吃饭”,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如何将富余的电“挪”到高峰期使用?那就不得不提新型储能。

从4月5日到6月24日,悦达投资弶港100MW/200MWh大型共享储能电站仅仅用81天就成功并网投运。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采用磷酸铁锂储能技术,建设46个电池舱、23个PCS升压一体机,并配套建设1座110kV升压站,具备独立参与电网调频调峰辅助服务能力。

目前,我市已建成投运12个共享储能电站,并网容量206万千瓦,规模和投资额居全省首位,对支撑地区电网调峰调频、新能源消纳以及电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盐城加快绿色氢氨醇产业赛道前瞻布局,积极培植绿色氢氨醇领域先发优势。依托大丰区、滨海县“一南一北”双引擎,盐城全力推动形成一核两翼多元的绿色氢氨醇生产加工格局。

绿氢制储运用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入选《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项目采用有机液体储氢技术、碱性电解槽气液分离技术,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绿氢2000吨。盐城吉电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涂广伟介绍,项目投产后,可通过“绿氢换灰氢”就近满足金光博汇、联鑫钢铁等企业用氢需求,带动高耗能产业协同降碳。

创新星火“燎原势”

厚度在0.18毫米至2毫米之间,但内部密布数千个微型结构,作为水电解制氢装备的关键部件,高端钛纤维气体扩散层多依赖进口。

深耕氢能核心材料领域的国科华创新材科技(盐城)有限公司,依托华北电力大学氢能技术创新中心,联合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以强大科研实力,共同推动高端钛纤维气体扩散层国产化替代进程,并成功在盐城实现产业化落地。

在氢能核心材料领域实现突破的同时,在新能源另一重要赛道——风电领域,创新脉搏同样澎湃。

聚焦18MW级及以上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研发和应用,金风前沿技术研究院通过“院校理论突破—研究院技术转化—产业应用落地”协同模式,引领新型大容量风电装备的制造革新,目前通过算法可以提高机组年发电量(AEP)1%至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团队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兆瓦级±30千伏直流变换器,将深远海输电电缆材料损耗降低近三分之一,为海上风电远距离高效传输提供核心支撑。

盐城的风光资源充沛,然而,风光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决定了储能技术的不可或缺。

中科广化新型储能研发测试认证中心聚焦产品研发、检测认证、人才培养,打造储能研发、智慧检测、航空器适航检测、电力交易四大创新平台。中心把AI、机器人、物联网深度融入检测流程,检测范围覆盖“材料—电芯—系统—回收”全生命周期。

每一项技术突破,既是对本地资源优势的深度激活,更是对新能源产业痛点的精准攻坚。盐城以扎实的创新脚印,勾勒出绿色低碳发展新图景。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