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仪征城区出发,沿328国道驱车不过一刻钟,城市的轮廓便由湖光与林荫悄悄替换。枣林湾旅游度假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区”,而是一片生态绿地托举起来的“活力实验室”。过去三年,这里用一场场马拉松的枪声、一顶顶星空帐篷的灯火、一声声孩子的欢笑,把“体育旅游+休闲度假”写进了长三角居民的周末日程,也让枣林湾从地图角落变成社交平台的高频热词。
9月4日,“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传播者计划采风团来到枣林湾旅游度假区。运动员沿着铜山湖畔的荧光跑道冲线,湖对岸的无动力乐园同时亮起篝火;完赛的家庭把号码布别在书包上,直接入住湖滨民宿,第二天在鸟鸣中醒来,跟着研学导师去湿地观鸟。这幅“赛-住-玩”一气呵成的场景,正是枣林湾最日常的周末写照。体育赛事像一根火柴,点燃住宿、餐饮、游乐的整条产业链;而度假客在亲子互动里对场地产生情感,又成为下一场小规模赛事的报名主力——“以赛引流、以住留客、以玩促消”的闭环,让客流不再是简单的“到此一游”,而是多次往返的“时间消费”。
把视线拉远,赛事日历已排得满满当当:四月半程马拉松、六月环长三角自行车联赛、九月全国青少年桨板锦标赛、十一月矿坑越野挑战赛……赛事带动综合营收,可达到每1元赛事收入,撬动7元综合消费。赛道设计刻意把铜山湖、红山体育公园、青马车寨串成“黄金动线”,让选手在奔跑中把“枣林湾蓝”收入相机,也成为最生动的城市广告。未来,矿坑潜水、攀岩、越野摩托等极限运动也将陆续落地,满足运动爱好者的多元需求。
当汗水归于平静,度假板块接过“留客”接力棒。滨湖一侧,生态度假酒店与精品民宿群高低错落,家庭连房、情侣星空房、商务小院区分明确。亲子家庭购买“住宿+乐园+研学”套餐后,可在无动力乐园攀爬绳网,也能走进自然营地制作昆虫标本;年轻情侣更青睐温泉私汤与草坪电影的组合,随手一拍就是社交封面。数据显示,住宿与餐饮占度假区总营收的45%。
仪征枣林湾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旅游管理和宣传策划部副部长潘学全介绍,截至目前,枣林湾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量已突破170万人次,游客复游率超过15%。这一数据在周边同类景区中处于中流水平。客源主要来源于长三角城市群,特别是南京、扬州、上海等核心城市。近年来,随着高铁网络的完善,中远程客源的占比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市场半径不断扩大。在自身优势上,潘学全分析,度假区体育赛事、休闲度假、亲子游乐等业态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以赛引流、以住留客、以玩促消”的协同模式。一场大型体育赛事不仅能带来直接的参赛者和观赛者,更能显著带动周边住宿、餐饮和游乐项目的消费。同时,度假的家庭客群也可能转化为周末小型体育活动的参与者。这种业态间的相互导流和复合体验,构成了枣林湾区别于传统景区或单一度假村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体育的激情、度假的松弛、乡村的烟火,在枣林湾被调和成一种“可呼吸”的生活节奏。它不仅是地图上的一个点位,而是一座被赛事叫醒、被产业滋养、被情感留住的“滨水客厅”。下一次,把周末交给这里,无需做选择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童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