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兰 通讯员 刁江平
“中介市场专项整治后,明显感觉有实力负责任的机构,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中介市场秩序也有了明显改善!”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合规部负责人杨华在近日召开的中介市场整治工作座谈会上表示。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中介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中介机构数量大幅增长。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部分中介机构存在服务质量差、收费弹性大、市场秩序乱等问题,侵犯了企业群众利益。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开展中介机构服务领域行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动真碰硬的举措,推动泰州中介市场风清气正,构建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中介服务市场新生态。
7月上旬,在兴化行政审批大厅,兴化市味聚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益琴捧着刚办好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说:“真没想到,这次办理扩项这么便捷,中介机构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一目了然,所有的费用都明明白白写在协议里,费用比以前降了,办证时间也大大缩短了。”这一变化,源于市场监管部门推行中介机构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及依据、办理时限、客户评价“五公开”,确保了中介服务全程透明。目前,全市896家涉审中介机构“五公开”覆盖率达100%,涵盖环评、安评、检验检测等17个类别。“五公开”的推行,有效促进了中介机构服务提质增效。
为规范中介市场秩序,市市场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行业监管,共检查中介机构276家,整改问题411个,立案15起,查处19人。同时,建立全市层面的中介机构数据库,运用星级评定和失信惩戒等信用机制给每个机构画像,建立中介机构网上超市,将中介服务置于阳光平台的监管之下。专项整治期间,市场监管部门查获4起机动车检验机构涉嫌出具虚假报告违法线索,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应急管理部门打造公正透明的中介市场环境,通过核查、评定和公示,评选出四星机构14家、三星机构12家、二星机构4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受到企业的极大欢迎。
除此之外,市各相关部门还从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入手,紧盯行政审批、监管执法岗位人员和领导干部,建立干部轮岗、人员回避、请托登记和惩戒问责等制度,重构全程风险防控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使用依据、责任范围、预期目标、制约措施四个维度,制定《第三方(中介机构)11个服务事项清单和制约措施》《第三方服务事项“八个不准”》,压实闭环式责任链条。环保部门制订《行政审批回避制度》,明确本人或亲属在环保相关中介服务机构担任职务、持有股份或存在其他利益关联等情形,应主动申请回避。专项整治以来,市各相关部门梳理购买中介机构服务事项共60项,累计出台制度36项,覆盖人员管理、机构管理、购买和使用服务行为规范等领域,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