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港两地协同发展融入“双循环”
2025-09-09 09:22:00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  】【打印

今夏,曹操出行、拨康视云等企业接连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至8月末,苏州今年境内外上市企业11家,其中境外5家均为港交所上市,新增数占港交所前8月全部IPO发行58单数的8.6%。目前,苏州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76家,其中在港上市企业38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州板块”,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新焦点。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链接全球资本市场的关键枢纽;苏州,制造业大市,创新高地。苏港金融合作交流,不止于资本的流动、跨境金融的创新突破,更延伸到产业创新和技术协同领域,这既是“优势互补”的必然选择,更是主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好伙伴,常见面,话合作,谋发展”,苏港两地,一场精彩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

前瞻布局精准服务结出硕果,优秀企业对接香港资本市场

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多元包容的市场生态,苏州已成为创新与产业、产业与资本深度融合的典范城市之一。曹操出行、拨康视云等企业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里程碑,也是苏州前瞻布局、精准服务,积极推动企业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的累累硕果。

多年来,苏州围绕“服务企业上市、服务上市企业”主线,深入实施“育林计划”“参天计划”,通过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后备梯队、融合服务资源等举措,支持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畅通赴港上市通道,苏州还积极与港交所深化合作,2022年“江苏企业赴港上市培育基地”落户东沙湖基金小镇,2023年,苏州市领导率团赴港交所会谈,提出建立更全面、更广泛、更深入的常态化合作机制。苏州紧抓联交所推出“科企专线”等契机,加强对企宣贯指导、推动企业赴港上市;打造金融资本集聚高地,大力发展以创投风投、私募股权投资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资本支撑;苏州工业园区“上市苗圃”工程开设“直通港交所”专场,定期邀请港交所专家现场辅导上市流程、18A/18C规则及SPAC、第二上市等多元路径;苏州高新区多次举办港股上市政策宣讲、培训交流等活动,配合港交所、苏州市委金融办举办港交所“苏州行”活动。

上市公司是开放创新的排头兵,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下一步,苏州将引导先导产业对接香港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先进材料与新能源产业,聚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细胞与基因治疗等细分赛道,围绕半导体、人工智能、工业软件、智能终端等重点方向,重点培育高性能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及储能、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龙头,推动优质企业加快港股融资步伐。

畅叙友谊共创未来,产融协同共享机遇

苏州与香港这对“好伙伴”感情根基深厚,合作日益密切。2024年,苏州对中国香港贸易总额13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3.7%。今年1至7月,苏州对中国香港贸易总额74.49亿美元。截至今年7月,苏州在香港共投资861个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达59.31亿美元,主要涉及批发业、商务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此同时,香港企业也对苏州展现出浓厚的投资兴趣,仅今年1至7月,香港在苏州投资设立法人企业就有140家。截至今年7月,苏州实有香港投资法人企业3628家,累计实际使用香港投资591.43亿美元。

金融为纽带,产业为根基,在苏州与香港深化合作的大背景下,苏州下辖各县级市(区)也立足自身产业优势,与香港展开多维度、深层次互动,织密两地协同发展网络。昆山与香港在产业优势、创新需求上高度契合。“香江昆韵共谱华章”2024昆山(香港)经贸交流活动期间,昆山市与香港企业成功签约22个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国际贸易、现代金融等重点产业领域,总投资超过120亿元,预计产出超300亿元;为持续深化对港经贸文化交流,“昆山(香港)国际商务交流中心”正式揭牌,成为两地沟通对接的重要桥梁;《昆山市促进招商引资全球伙伴计划》的发布,也进一步拓展昆山招商引资的“朋友圈”。

在产融协同中共享新机遇、在优势互补中共创新未来,相城区聚焦科技创新这一重点领域,积极与香港叙友谊、话合作、谋发展,合力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变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苏州相城(香港)科技合作交流会上,苏港国际数字交通合作创新中心、平谦高力创新协作平台、青澜香港人才驿站先后揭牌;相城金控集团与东吴证券(香港)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相城区还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达成数字交通战略合作。

在太仓,苏港产业合作正在快速推进中,斯凯奇中国物流中心二期项目便是生动例证。港联泰集团在太仓投资建设斯凯奇中国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正在推进的二期项目定位斯凯奇中国官网电商运营总部,将成为斯凯奇全球第二大物流中心、亚洲最大线上线下物流“双总仓”。

搭建跨境融通平台,共绘苏港合作新蓝图

当前,苏州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苏港合作交流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技术进步。自202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签订合作备忘录,落地香港应科院长三角成果转化中心以来,已推动苏州及长三角地区企业与应科院围绕集成电路、通信等重点产业领域签订多项研发项目,研发合同金额累计达到数千万元。

在科技金融创新领域,苏州持续深耕,构建完备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丰富的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并推动形成良性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作为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之一,苏州多项“全国首创”从这里走向全国。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占全国70%。数币月活跃钱包数、线下门店数等核心指标全国领跑。

今年4月,江苏省批复苏州市建设科技金融国际合作发展区,将建立健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实现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为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国际资本集散中心,在跨境投融资、资产管理、金融科技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金融网络联通性,正是苏州建设科技金融国际合作发展区的“短板补充”和“能级跳板”。苏州银行与东亚银行基于各自优势,研究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共筑跨境金融服务新生态。双方将整合网络资源、客群基础及产品体系,为苏州企业“走出去”提供全链条金融支持。

推动苏州实体经济与香港全球金融资源精准对接,既助力苏州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又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好伙伴,常来往,苏州(香港)金融合作交流会于今日在香港举办,苏港两地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产业—金融”跨境融通生态建设,推动两地金融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共同绘就“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蓝图。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