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露莎) 昨天上午,从扬州数据产业园二楼机房里,传来一阵阵轰鸣声,技术人员正对一排排服务器进行最后的调试。“这是我们打造的20P算力中心,本月中旬投用后将为数据产业园注入算力动能。”项目方、江苏沐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继刚介绍。
20P算力,是什么概念?“20P意味着中心的计算能力达到每秒2亿亿次运算,相当于20万台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同时全速运转。可以说,20P算力中心就像一颗‘数字心脏’,为数据产业园的企业输送本地化部署、动态算力分配、超低能耗散热的算力血液,让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脉搏’强劲有力。”李继刚解释。
这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沐冰落户扬州之后,迈出的重要一步。沐冰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集数字化产品研发、数字化解决方案咨询服务、数字化产品供应、数字化项目实施与交付等业务的新型科技企业。
“因为我们业务主要集中在长三角,所以就想南迁。”李继刚回忆,最终选择扬州,一方面是因为看中这里数字产业的潜在市场,另一方面是被优质的营商环境打动,“这里不仅解决了办公用地、员工公寓,还事无巨细地帮我们解决搬迁的每一个小问题,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依旧将精力投入在主业上。”
搬迁至扬州后,沐冰迸发出更大的爆发力,在南京、杭州、合肥等巨头、大厂聚集的“数据产业高地”撕开业务缺口,斩获政务、金融领域的百万级订单。“他们高手多,我们也不差。”李继刚说,企业深耕数据产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同时我们和南京大学有着技术交流和合作,并引进博士教授成为科技副总,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
20P算力中心的投用,标志着扬州数据产业园从“物业房东”向“技术合伙人”转型迈出关键一步。“通过算力中心,进一步加强AI和数据的本地部署能力,赋能园区的数字化产业。”扬州数据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李继刚的电脑里,一行行代码正驱动着本地部署的“满血版”AI软件进行系统性测试——无需连接云端,数据全程封闭流转,5秒内便能生成适合用户的扬州各级政府“定制版”营商服务细则。“在算力中心的加持下,未来只会更快。”李继刚说。
这些都只是序章,虽然20P算力中心还没有正式运营,但更高级别的算力中心计划已经在李继刚的脑中盘旋。“希望通过我们的加持,扬州数据产业发展脚步更快、规模更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