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客车智能制造基地首批高颜值智能化精品篷车成功下线。 通讯员 张宜明 摄
7月11日下午3点左右,位于徐州高新区的淮海客车智能制造基地,随着一声汽笛长鸣,1000亩园区瞬间“苏醒”——总投资5亿元的基地全面投入运营。
焊接车间里,几十个黄色机械臂同时挥舞,焊花像金色流星雨;涂装线上,喷枪用0.1毫米误差给车身“上妆”;AGV小车驮着门板、座椅、轮胎,在磁条轨道上“滴滴”超车,活像一群奔跑的快递小哥。
新基地通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汽车级工艺,将一块钢板变成一辆精品客车,不仅实现了生产效率的跃升,更以汽车级工艺标准推动淮海控股集团产品整体品质进阶升级。
抬头看大屏,数字孪生系统把整条生产线搬进“元宇宙”:哪个工位慢了、哪颗螺丝紧了,一目了然。工程师动动手指,机器人立刻“补课”,效率嗖嗖涨。
新基地深度融合工业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智能化“中枢神经”,驱动全自动智能生产线高效运转。从机器人精准执行焊接涂装工序,到AGV小车穿梭配送物料,再到智能检测系统实时监控关键数据,新基地建成了自动化、数智化全流程生产线。
15时58分,一辆色彩明快的篷车缓缓驶出总装线,车内汽车座椅、全景天窗全套配齐,犹如“移动头等舱”。
基地一天能生产1000台智能化精品篷车,相当于每分钟诞生1.4辆。仓库里,立体货架叠到18米高,机器人叉车24小时不下班,保证“零断供”。产品覆盖客车、休闲、货运等品类,共150余款。
淮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助理、江苏淮海新能源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满意说:“以前我们拼规模,现在拼‘体验感’。让每一辆淮海车,既是出行工具,也是智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