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丰富场景让城市更“聪明”
2025-07-13 07:57:00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  】【打印

近日,徐州出台《关于推进场景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场景创新为核心,打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道,目标到2027年开放200个以上场景机会,打造全国领先的“场景驱动型”实体经济实践高地。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徐州,智慧的触角正延伸到城市各个角落,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据资源统筹管理加强,让城市变得更“聪明”、生活变得更美好。

城市治理

“一网统管”织密智慧治理网

技术迭代不仅点亮市民日常生活,更让城市治理焕发智慧光芒。

步入徐州市城市管理运行中心,巨大电子屏上“城市运行综合监管平台”字样醒目。海量数据实时跳动,各类信息有序归集,数据流的每一次波动,都如城市鲜活脉搏,悄然勾勒出运行轨迹。这方屏幕背后,是技术赋能下城市治理的全新图景。

“平台以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为目标,整合燃气、供水、道路、排水、桥梁、热力、地下管线、第三方施工等八类风险场景,聚焦市容、环卫、市政、执法四大领域,以精准监测与高效调度为抓手,构建‘8421’运行架构,目前已覆盖全市。”城市管理运行中心负责人王志生介绍,通过结合“人工+设备+无人机+AI”四维采集网络,目前,已形成了动态监测、协同联动的治理体系。

“工单来了!”记者观察平台时,一则“道路不洁”的动态消息引发工作人员关注。根据问题详情,他们迅速形成工单并安排处置。工作人员介绍,这类工单平均每日2000条左右,多为道路不洁破损、非机动车乱停放、乱堆物料等。“接到工单后会派遣至责任单位处置并反馈,形成闭环,保障城市市容整洁、道路安全”。

“我们在全市有3400余路智能摄像头,可通过AI技术识别城市管理问题;另有40台自动巡查车、8000多台传感器;还有专门信息采集员和‘徐州城管随手拍’微信小程序,多渠道反馈问题。”工作人员补充道。

从数据统合到问题速解,“一网统管”织密城市治理网,让技术暖流浸润街巷,绘就智慧宜居新图景。

交通执法

科技手段守护出行安全

技术赋能不仅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在交通执法领域同样催生出高效变革。

无人机升空、锁定证据、完成现场联合侦办,仅用不到10分钟,后台同步下载照片和视频资料,完成违法现场全过程取证。

这是市交通执法支队云龙大队联合淮海广场派出所,使用警用无人机查处非法营运车辆演练的高效场景,也是市交通执法支队开展出租车(网约车)整治的新举措。

近年来,市交通执法支队按“应接尽接”原则积极行动,接入徐州东站停车场及周边822路共享视频监控,消除交通监管盲区。同时,加速推进5G布控球、车载执法装备与省局视频监控平台对接,打通装备与省级执法业务系统的数据链路,赋能跨区域协同执法。

借助铁塔高空优势,在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宝莲寺等地新增两处高空瞭望监控球机,实时掌控景区秩序,精准识别统计中大型客运车辆,护航出行安全。

据悉,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多部门联合,市交通执法支队已初步实现铁路徐州东站地区重要节假日客流分析预警工作。

截至目前,市交通执法支队数据中心已汇聚47项数据资源,对外共享17项,开放13个使用接口,数据总量超21亿条,日增数据百万余条,接入县区与交控集团、地铁集团5600多路视频资源,有力提升了违法违规车辆研判、查处效率。

为紧跟技术潮流,深入贯彻“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要求,市交通执法支队按照市数据局试点要求,同步开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案件助手开发工作。

“当前各工作已完成第一阶段研发,正在试运行。”市交通执法支队科技执法大队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基于实际使用情况调优模型,探索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应用。

民生温度

数字技术融入百姓生活

数字化浪潮下,徐州以数字为笔勾勒美好生活图景,多领域绽放智慧光芒。

江苏智先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医疗场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数字化运维管理”平台,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投入使用,为智慧医疗注入强大动力。

“AI主动发现+人工确认”模式高效精准,几分钟内可识别千余台设备,异构设备识别准确率达95%;基于AI知识库生成的智能处置方案,让无效通知量下降76%。

基于“低代码 + 数字孪生”创新思路构建的“ 3D立体机房”,与真实机房一一对应,自动关联监管信息化资产。工作人员能实时查看机房温度、湿度及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

该平台在省内某综合三甲医院上线半年,保障35万人次就医。

农田灌溉也迎来数字助手,去年年末投入使用的马坡灌区数字孪生系统,将数字孪生与物联网、无人机倾斜摄影等先进技术结合,整合灌区各类数据,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监测体系。

“两张图”是体系亮点:“实时态势一张图”中,站点水位、土壤墒情、时段雨量等信息一目了然;“四预一张图”通过作物需水预测、水量优化配置、应急预案精准推送等,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保障灌溉用水的精准计量与高效利用。

司法领域也有革新。沛县检察院为了有效化解轻伤害类案件 ,打造“涉轻伤害案件矛盾多元化解数字平台”。其中,“提前介入模块”像智能“预警员”,自动分析案件证据;“案件会商模块”针对复杂案件,推动公检法司各部门联动线上会商;“反向审视模块”通过数据分析,督促检察官提升办案质量……

平台运行后,各模块协同发力,办案周长平均缩短28天左右,刑事和解率有效提升,让“小案”治理彰显司法温度。

从“一网统管”的城市脉搏到执法云端的精准响应,从医院机房到田间地头,从街头巷尾到关键枢纽……这些智慧化应用场景正在渗透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方方面面,“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

作者:王思恒 周翔宇 实习生 陈静 王小渔  编辑:郭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