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奚晓畅 通讯员 谷昌财 丁强)近日,位于中国医药城的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特医液体智能生产车间内,一批标注着“欧盟标准”的Isosource@系列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正通过无菌灌装线完成最后封装,近期将启程运往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首批出口量达900吨,预计销售额超1亿元。这一突破标志着“泰州造”特医产品跻身全球高端市场。
Isosource@系列是雀巢健康针对欧洲市场开发的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适用于消化和吸收功能基本完好,却营养不良或者有营养不良风险的人群。今年4月,受国际局势影响,该产品核心原料之一“中链甘油三酯”的欧盟供应商突然中断供应。“中链甘油三酯直接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营养功效,且不同供应商的工艺和质量标准差异显著,更换供应商可能导致产品性能波动。”雀巢健康泰州工厂原料采购负责人姜幸告诉记者,当时距离欧盟订单交付仅剩4个月。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三品一械”重点品种上市服务专班得知情况后,立即联合省特殊医学配方食品质检中心,从国内20余家供应商中筛选出3家工艺、标准与原供应商一致的企业。监管人员全程参与原料比对试验,指导企业调整工艺参数,最终帮助选定的国内供应商产品顺利通过验证,确保企业生产不断档。
“不仅解决了原料供应,更帮我们打通了标准壁垒。”雀巢健康检验实验室主任胡桂丽举例,欧盟对特医食品中部分物质的检测方法与国内存在很大差异,监管人员专程请教专家,整理出《中欧特医食品原料、成品检测标准差异对照表》,指导企业调整检测方法并完成方法学确认,使企业检验能力一次性通过欧盟实验室能力比对。
从图纸设计阶段按“全球最严标准”优化洁净车间布局,到生产过程中实时解读欧盟特医食品检测标准,再到应急筛选供应链资源,监管部门的全链条服务让这款“泰州造”特医食品最终敲开欧盟市场大门。据估算,2026年该产品产能将达4000吨,销售额有望突破6亿元。
事实上,自2013年雀巢在中国医药城布局亚太地区首个液态特医食品生产基地,医药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就成立了服务小组,为企业在规范建厂、注册申报等各环节全流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当时国内特医食品产业刚起步,从厂房设计到标准制定都面临空白。”雀巢健康泰州工厂质量负责人刘颖说,2017年工厂开工建设期间,服务小组成员顶着酷暑,穿着厚重的安全防护装备,在16万平方米的厂区内逐间核查车间布局,最终帮企业排查出30多个潜在问题。2018年,雀巢“佳膳佳立畅”冲刺全国首张液体特医食品生产许可证,遭遇微生物实验室环境标准争议,服务小组连夜整理国内外法规依据,说服专家组,帮助企业拿到许可证,提前半年实现投产。2021年,国内首个肿瘤全营养特医食品“速熠素”进入注册核查阶段,疫情下样品运输遇阻,服务小组多方协调冷链资源,确保检验样品48小时内安全送达北京,为产品获批赢得关键时间。
良好的服务生态持续吸引雀巢加码投资。今年3月,雀巢“阳光花园”保健食品项目开工,专注于益生菌与水解蛋白粉研发生产,是雀巢继特医食品后在泰州布局的又一健康产业板块。“我们将泰州工厂定位为‘全球创新枢纽’,计划未来3年再上马多条产品管线,聚焦益生菌、蛋白粉保健食品,还有糖尿病、肾病等特定营养特医食品研发。”雀巢健康产品注册负责人赵阳透露。
“项目‘引进来’、产品‘走出去’,雀巢健康的成长轨迹正是中国医药城特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医药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全链条服务,发挥好服务专班作用,助力更多“泰州造”特医食品走向全球,让“中国营养”惠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