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食”力聚变,向新而行
2025-10-17 09:27:00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  】【打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

10月16日,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在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展览面积达20万平方米,来自全球40个国家的4000家企业参展,30个国内展团以及意大利、俄罗斯等12个海外展团同期亮相。

记者在展会上发现,众多南京企业不仅带来了特色产品,更将糖酒会视为机遇之窗,在交流合作、拓展市场、产品创新中探索品牌向新之路,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下的勃勃生机。

“食”尚弄潮,在地风物焕新颜

八卦洲的芦蒿和菊花脑、响堂的栀子花……在叮咚买菜平台上,这些承载着南京水土深情的物产,正通过现代化的商品链路,从田间地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从高品质的有机蔬菜、特色禽类,到独具风味的在地农产品,我们发现并引进了越来越多的南京特色产品,采购名单越来越长,采购金额和占比也在逐年快速增长。”叮咚买菜副总裁张奕告诉记者,为了让“南京味道”“锁鲜”,叮咚买菜将位于溧水区的大型仓储物流中心打造成核心枢纽——这里不仅是存储中心,更是初加工基地。“依托溧水紧邻空港、高速公路的绝佳区位优势,完成标准化的分拣、包装、预冷等初加工步骤后,商品能被迅速整合发往全国各地。在南京基地完成处理的食品,第二天就能端上都市圈老百姓的餐桌。”

在南京康之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位,牡丹不再是仅供观赏的鲜花,而是被“吃干榨净”的产业宝藏。牡丹花蕊和花瓣都可以做茶,牡丹籽能压榨牡丹籽油,也可加工成食品、化妆品,牡丹的茎、叶可以提取黄酮以及牡丹酚等,根可做成中药材……在总经理杨根生看来,牡丹“浑身都是宝”。

“牡丹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26%,特别是其中的α-亚麻酸含量达40%以上。α-亚麻酸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自身不能合成又不能替代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血液营养素’‘维生素F’和‘植物脑黄金’之称。”拿起一瓶褐色玻璃瓶装的液体,杨根生如数家珍。

“食”里淘金,精深加工赋价值

在南京甘汁园股份有限公司展位上,各种颜色、包装各异的糖产品摆满货架,一面面“糖墙”上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一款黄金砂糖吸引不少观众的注意,不时有人拿起来,细细观察。

“老字号”要做出新味道,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攻坚与革新。为了追求更纯净、更香醇的甜,甘汁园将目光投向了水处理、石油行业广泛应用的纳米陶瓷膜技术。“我们联合多所高校攻关,利用陶瓷膜孔径均匀的特性,以物理方式过滤、澄清甘蔗汁中的微生物、蛋白质、色素等杂质,比传统的硫化、碳化法更绿色健康。”总经理蔡智全手持产品解释,因这种糖颜色金黄、质地晶莹,他们命名为黄金砂糖。这项技术突破,不仅让黄金砂糖斩获全国糖业质量评比桂冠,实现企业17年蝉联冠军的佳绩,更让古老的制糖工艺焕发出全新的科技光彩。

技术的赋能,同样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中开花结果。“传统灵芝粉食用像吃药,这款饮品采用真菌发酵技术,完整保留灵芝多糖与三萜等营养成分,一瓶相当于一株灵芝的营养价值。开会时随手饮用,既方便又拓宽消费场景。”南京师范大学六合未来大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的宋萍拿起一瓶琥珀色的“灵芝水”说。

将传统灵芝孢子粉变身时尚饮品,让西蓝花提取物成为高附加值功能食品……在研究院展区,记者看到,通过“产学研销”一体化探索,南京为农产品深加工开辟新赛道。

位于南京“北大门”的六合区,坐拥全市约40%的基本农田,素有南京的“米袋子”“菜篮子”之称。今年1月,由区政府、南京师范大学、黄和院士技术团队共建的研究院正式运行。“我们不仅研发产品,更组建专业团队负责下游销售。”宋萍表示,通过收集市场反馈反向推动研发优化,形成“需求—研发—销售—迭代”的良性循环,既提升产品市场适应性,又拉动整体销量,“让实验室成果走出象牙塔,让农产品变身科技货,既为传统农产品赋能增值,也为区域农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食”力聚变,产业生态成气候

南农烧鸡、泸溪河桃酥、卫岗酸奶……位于会议中心中华厅的江苏省投资促进洽谈区展览面积达5500平方米,“宁工品推·食潮金陵”展位十分热闹。这正是南京食品产业集聚效应的一个缩影。

个体的创新火花,唯有融入产业生态的沃土,方能形成燎原之势。这股集聚的动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落子布局。

“这就是我们的南京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全部封顶,预计明年春节期间将投产。”在南京都市食品产业园效果图上,北京牛氏运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副总李乃国指着左下角一块地块说,“不久的将来,大家就会吃上‘南京馅’月饼。”

经过47年发展,“牛氏运昌”已成为全国红枣馅料行业领军品牌,客户包括稻香村、中粮、泸溪河、好利来、鲍师傅等行业龙头企业。此外,公司还参与了国标月饼标准、馅料标准等的制定、起草工作,已成为国家红枣馅料的领军品牌。

李乃国说,南京打造食品产业集群的理念与他的“生意经”不谋而合:“食品产业发展离不开集群,也离不开科研创新,南京科教资源丰富,产业集群不断扩大,是理想的投资地。”

近年来,我市持续发力食品产业,2024年,全市食品行业规上企业达174家,较上年增加33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6家,全年食品行业完成产值643.5亿元,增长1.8%。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强大的市场辐射能力、优质的项目服务体系,引进百胜、金拱门、喜之郎、王老吉等一批优质企业来宁落地、增资扩产。在特色园区建设方面,我市重点打造了“两区两园”产业集聚区: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创园,两大国家级特色产业园区;高淳区南京都市食品产业园、六合区食品产业园,两个食品产业特色园区。

在江苏省投资促进洽谈区,南京市投资促进局也摆起了“摊位”,展位上红底白字写着“投资南京就是投资未来”几个大字,分外醒目。展位上,还摆放着招商手册,不时有外地客商走上前来,咨询产业情况。

“全国糖酒会作为食品相关行业领域最大的展会,蕴藏着丰富的招商资源。我们将围绕本届秋糖会,借势赋能,加强优质项目招引,努力把展商变为投资商。”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说。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