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业第三城,南京凭什么
2025-09-29 09:31:00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  】【打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

9月27日,《中国城市科技创业评价报告2025》正式发布。这份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下编制的权威报告,对全国百座城市的科技创业水平进行了综合考量。

《报告》显示,南京科技创业综合得分继续稳居全国第三,与上一年度持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在企业培育、高质量创新创业、创新网络化、科技水平、环境与平台5个一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中,南京不仅核心指标表现亮眼,具体基础指标亦位居前列。

科研硬实力催生科技创业“金种子”

《报告》显示,南京科技水平一级指标排名全国第二,较上一年前进一位;基础指标中,孵化企业数量、科研产出双双稳居全国第一,基础研究排名保持全国第二。

作为科技名城,南京拥有高校53所、在校大学生近百万人,高能级科研院所集聚,为科技创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燃料”。不久前,在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6G高精度定位技术智慧医疗场景创新联盟完成重磅签约,参与签约的南京鑫合通感科技有限公司,便是紫金山实验室运用“拨投结合”机制转化的首个项目。

“北斗、GPS卫星信号在室外有用,而传统的室内定位技术,要么成本高,要么误差大,要么需要独立再建定位网络。”鑫合通感公司总经理陆海斌介绍,团队利用5G信号大带宽、多天线、密部署的特征,历时多年将室内定位精度从早期的米级提高到分米级别,有效解决了卫星导航系统在室内“失灵”的难点。

去年9月注册至今,鑫合通感公司已拿下不少订单,技术成功应用于广州、成都的商业体,使商场内部空间定位更为精准,帮助线下商业数字化升级,成为实打实的“热销商品”。

这样“技术成果—落地创业”的转化案例在南京并非个例。《报告》提出,南京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丰富的科教资源为科技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去年,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记者梳理发现,在宁高校整体表现不俗,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已连续5年进入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的前50。

软环境赋能科创企业“茁壮成长”

“创业环境评估下来,南京更好一些。”南京航智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副总经理张新强的话,道出许多在宁科技创业者的共同感受。

如果说科研硬实力是科技创业的“金种子”,那么优质的环境与平台就是滋养成长的“沃土”。《报告》指出,南京“环境与平台”一级指标排名全国第四,较上一年提升一位。这一进步背后,是城市在载体建设、政策支持、要素保障上的持续发力。

锚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南京积极深化与在宁高校合作,联合多家试点高校院所加快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着力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去年8月,南京还首次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出台专门政策文件《南京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聚焦“高校、战略科技力量、企业、平台、金融、生态”等6个关键点,推出22条举措覆盖科技成果转化的供给端、需求端及转化链。

“南京高校云集,人才储备多、科技成果多,在创新项目上可以互通有无、紧密协作;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平台也多,从研发到小试、中试等,能获得全方位加速。”南京大学药学系博士程宇豪于2018年在南京注册成立江苏君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踏上科技创业征程。

君隽未来起步之初,便得到南京新型研发机构——南创研究院的精准扶持,50万元“种子轮”资金助力核心人才团队从无到有、逐步组建;后续发展中,南京江北新区推出的系列政策与全流程协助服务,更为其快速成长注入关键动能。如今,君隽未来已在生物医药领域崭露头角,其人造血液核心原料出口到海外20多个国家,业务量大幅增长。

持续发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报告》指出,南京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在绿色产业方面具有发展潜力,建议加大政策支持,以激活动能。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落实我省关于推进高新区和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双高协同”试点),南京近期启动实施深化“双高协同”行动计划,并向高校院所派驻成果转化服务工作小分队。

“双高协同”行动将推动全市27个重点园区与高等院校探索“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模式,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区与优势学科专业群协同发展。成果转化服务工作小分队由科技人才专员、技术经理人、投融资专员、政策服务员、项目孵化员等构成,首批向17所在宁重点高校、部分重点院所及全国4个重点片区派驻,旨在提升科技成果在宁转化效能。

此外,南京在不断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路径。建邺区规模化推广楼宇分布式光伏,年减碳量超万吨;玄武区试点氢能源公交示范线,构建清洁交通体系;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让更多节能、环保、高质量的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科技创业,南京未来将迈上更高台阶!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