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海宁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时代强音,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成为城市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当前,宿迁这座“水润之城”,正执生态之笔绘发展新卷,破解“绿”里生“金”的密码。
近年来,宿迁用一套系统性的创新组合拳,打破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对立的思维定式。如今,绿色不仅是宿迁的“最美底色”,还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
绘就绿色发展“一张蓝图”
绿色发展的持久性,源于顶层设计的科学规划。宿迁以系统性思维谋划全域生态空间格局,确保绿色发展“一盘棋”推进。
《宿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作为城市发展的蓝图,并非简单的土地划分,而是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因融入城市发展血脉。作为机构改革以来全国首批获批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宿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衔接了“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镇开发边界立下“规矩”,确保城市扩张与产业布局始终在环境容量的安全边界内运行。
今年7月,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决定》,明确了到2035年全面建成江苏生态大公园、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聚焦关键领域,提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高效生态治理体系、美丽宜居魅力空间体系三大战略任务。
机制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宿迁以“615”产业体系为核心,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大力推进数智化、绿色化改造,今年计划实施100个以上绿色化改造项目,着力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示范项目。此外,宿迁大力发展生态文旅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好山水”带来“好经济”。
今年8月,《宿迁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工作方案》正式印发,从“碳减排”和“增碳汇”两端发力,坚持节能降碳与扩绿增长一体谋划,着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这一系列制度设计,体现了宿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价值转化“关键一环”
有形的生态资源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宿迁以金融创新破解“资源变资产”的难题,为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近年来,宿迁立足生态禀赋,聚焦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综合施策,多维赋能。例如,宿迁在全国首创“绿票”交易机制,将林木等生态资源的未来收益权转化为标准化、可交易的生态债券,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
“通过‘绿票’交易机制,我们不仅实现了生态空间占补平衡,还能获得80%的收益分红。我们利用部分资金租赁了300余亩土地种植杨树,预计成材后可增收1000余万元。”泗洪县半城马浪湖林场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军说。
事实上,宿迁的探索不止于此。近年来,宿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在全国、全省创新推行“绿票”交易、“满仓贷”、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等举措,将“绿色”写入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细节。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宿迁将构建“1+7+N”特色金融服务体系,精准聚焦花木种植、生态蟹养殖等七大特色生态产业,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项目库,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最具潜力的绿色产业沃土上。
绿色金融的创新,如同为宿迁的绿水青山安装了“资本转换器”,让生态价值在市场上被发现、被认可。
筑牢绿色发展“法治屏障”
坚实的法治保障,是绿色发展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近年来,宿迁积极推动在法治轨道上保护生态环境,用心搭建法治体系,为生态环境保护“立规矩”。自2018年起,宿迁先后出台了《宿迁市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等5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其中,《宿迁市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作为淮海经济区城市间首次开展紧密型协同立法的项目,相关经验做法入选2022年度全省“十佳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
“法治是绿色发展的‘压舱石’,我们的工作是让《宿迁市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这样的‘铁规矩’真正‘活’起来、‘硬’起来。截至2024年底,宿迁累计处置‘三无’船舶1000余艘,并通过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垂钓、圈圩养殖等行为,推动退圩还湖恢复自由水面4.5万亩。同时,我们通过开展全方位普法,让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强化执法监督,确保法规执行不折不扣;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为绿色产业发展扫除障碍。”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法治的刚性,需要技术的支撑。2022年,江苏泰斯特专业检测有限公司司法鉴定所成立,填补了宿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领域的空白。“目前,我们承担全市约30%的环境监测项目,服务企业超过3000家。我们的技术不仅服务企业,还为环境司法鉴定提供了帮助。”江苏泰斯特专业检测有限公司司法鉴定所所长代玉洁说。
“绿”里生“金”不是偶然,而是系统推进机制创新的必然结果。从擘画蓝图的“规划密码”到“点绿成金”的“金融密码”,再到“铁规护绿”的“法治密码”,宿迁的绿色发展机制创新,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系统性地解答了绿色发展的核心问题。
站在新起点,宿迁正“迁”手各方,以机制创新为钥,不断解锁“绿”里生“金”的更多可能,为“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壮美图景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