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展难题,护南京民企蓬勃向上
2025-05-22 09:04:00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  】【打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芬芬

通讯员程太兵

5月20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它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连日来,南京民营经济人士热议法律条文中蕴含的“温度与力度”,大家纷纷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构建起全面的法治保障体系,既破解民营企业经营发展难题,更激活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26处“平等”“公平”“同等”,彰显“自己人”地位

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出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推动民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敢闯敢拼、向新而行。

河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惠明指出,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了若干个“第一次”,“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一共使用了26处,将平等原则贯穿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有助于打破行业壁垒和地域限制,促进民营经济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此外,民营经济促进法直面痛点、难点问题。在第七章“权益保护”中,聚焦公权力可能侵害民营经济合法权益的突出实践问题,作出了全面、重点规范。比如针对违法异地办案、趋利性执法专门作出禁止性规定,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丁铭也表示,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就业、强创新、惠民生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民营企业更加需要法治的定盘星护航。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一以贯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立场和坚定信心,有助于民企进一步增强信心、化解风险、激发活力。

勇毅前行锻造发展新动能,以主角担当“挑大梁”

昨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在运满满App上,当天从雨花台区发往全国各地的货源订单推送信息不断跳出。重庆籍货车司机王师傅运气很好,前一天刚从重庆运货到南京,就接到了将一整车汽车零配件运回重庆江北区的订单。“现在打开运满满App,输入想跑的线路,通常几分钟就能匹配到合适的货源。放在10年前,找一票货至少需要花费两三天时间。”王师傅告诉记者。

受益于国家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支持,2013年运满满(现满帮集团)在南京创立,如今已经成长为全国领先的公路数字货运平台。“作为一家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让我们信心倍增,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在产业链升级中当主角。”满帮集团董事长兼CEO张晖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技术型民营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了制度性方案,民营企业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张晖表示,未来,满帮集团将抓住“人工智能+”的重大战略机遇,推动AI大模型、自动驾驶重卡等新兴技术在货运物流行业的深度应用,实现对物流全流程的智能优化、精准匹配与安全保障,进一步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与安全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自2008年起,南京金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在南京扎根发展。董事长张习保表示:“我们对民营经济促进法期待已久,此前,民企最担心的就是政策的连续性,现在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等于给我们吃了‘定心丸’。企业发展更有底气,也打开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新空间。”

翻开民营经济促进法,“投资融资促进”一章引人注目。东屋世安物联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闵浩直言,近些年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恰逢其时,只要构建“市场竞争公平、法治保障有力、创新生态完善”的支撑体系,必能激发民营企业“敢投、愿投、能投、善投”的发展信心。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法务经理马静也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对民企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既要守住合规底线,不为短期利益铤而走险;更要着眼长远,通过规范化经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拿出务实举措凝聚最大合力,发挥“生力军”作用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让民营经济促进法“春风化雨”落实落细,让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可得可感,需要全社会全面构建民营经济友好型的发展体系。

5月20日,南京仲裁委员会发布《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包括降低企业仲裁成本,对企业一次性预交仲裁费确有困难的案件、在申请仲裁前已经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仲裁确认”的批量案件、符合金融专章特定条件的案件,可根据相关规定对仲裁费予以缓、减、免;提升案件管理质效,实施分级分类案件管理制度,针对不同标的额和纠纷类型设计“速裁通道”;聚焦新经济领域仲裁保护,针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领域,将仲裁服务融入重点园区、特色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专家智库,为创新性商业模式引发的争议提供仲裁解决方案等。

南京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顾燕宁介绍,南京仲裁委员会在化解民营经济纠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4年受理涉民营企业案件1648件,占受理案件总数的66.7%;争议金额35亿元,占总争议金额的49%。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也是希望进一步发挥仲裁在化解商事纠纷、服务经营主体中的重要作用,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4月,《南京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正式印发,提出活跃市场、投资促进、梯度引育、科技赋能、拓展市场、融资对接等十大重点工作任务,力争为民营企业打造更优发展生态。

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金融“活水”也源源不断流向民营企业。南京银行出台4个方面13条举措,通过加大资源倾斜、升级服务举措、创优金融产品等,持续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2270亿元,较年初增长8.46%;民营企业客户数较年初增长2519户,增幅9.95%。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以法治凝聚社会共识,以制度优化发展环境,南京民营企业必将在厚积中“大显身手”,在广袤中“大有可为”,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中的生力军作用。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