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莹通讯员张龙文)昨日,笔者从连云港援疆工作组获悉,为了进一步深化医疗援助工作,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计划在霍尔果斯市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筛查。本次筛查活动从12月1日启动,为期一周。对于需手术治疗的患儿,市第一人民医院将组织北京安贞医院闫军教授团队联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天性心脏病诊疗团队实施手术治疗。
这是“十四五”以来,港城积极推进医疗援疆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市援疆工作组持续推动两地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着民族团结、交融奋进、同心筑梦的动人篇章。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港城援疆工作组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23个,投入资金占比92.4%。
产业援疆强化发展第一要务。近日,“云港霍数通”平台在新疆霍尔果斯正式发布。该平台是连云港与霍尔果斯打破地域限制、深化数据协同的成果,为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大通道建设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十四五”以来,连云港援疆前方工作组立足受援地、联通前后方,着力打造“苏韵伊情·连霍同行”援疆工作品牌,积极服务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并安排援疆资金推进都拉塔口岸通关能力提质扩能项目,将“一进一出”两通道拓宽为“四进五出”九通道,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培育了新的增长点。仅11月11日,都拉塔口岸单日出入境车辆达670辆次,创下口岸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标志着口岸货运通关能力迈上新的台阶。
项目援疆培植发展新潜力。“项目进展如此顺利,还得感谢霍尔果斯市委、市政府和连云港援疆工作组的支持和帮助!”在霍尔果斯南部产业园区金属纳米粉体材料生产基地,国纳新材料(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泽澄激动地说。自第十一批江苏援伊干部人才入疆以来,连云港援疆工作组立足霍尔果斯区位、政策、开放等优势条件,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当好企业贴心“服务员”,用服务“诚心”换企业落户发展“信心”,加大产业援疆力度。2023年以来,我市援疆前方工作组直接招引纳米金属材料、朗丽兹酒店、约翰达酒店等9个项目落地。
民生援疆画好同心圆。援疆干部人才带来的,远不止资金和项目,更有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当地发展的理念与思维。这种造血式帮扶,触及发展根本,成为援疆工作中最宝贵的财富。构建惠泽民生的核心技术与本领。“十四五”以来,我市柔性援派连云港三甲医院65名医疗专家,实现霍尔果斯州级科研立项“零”的突破,填补霍尔果斯医疗领域100余项技术空白。培养接续奋斗的本土人才与队伍。“十四五”以来,援霍教师累计人数达3批54人。仅2023年以来,援疆教师累计指导师生获得自治区竞赛奖项7人、获地州市级竞赛奖项1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