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破局,淮安托起县中振兴梦
2025-10-08 07:21: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教师对县中振兴成效评价满意度达84.8%,较2023年提升了23.33个百分点,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达96.58%……这是今年淮安市在县中振兴行动中调研的统计结果。

8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在淮安,有近88%的高中生就读于县域中学,县中作为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牵动着万千家长和学子的心。2023年,淮安擂响县中振兴战鼓,推出十条改革措施托举县中振兴。三年来,县域高中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学位供给科学高效保障,办学质量接连实现大幅攀升,走出一条市域高中“高峰”“高原”矩阵引领的县中振兴路。

在9月10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大会上,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表示,将坚持把县中振兴作为四件大事之一,持续优化教育供给,不断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期待,真正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

超常规推动全市聚力县中振兴

时光指针拨回2023年10月,一场超常规的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揭开了淮安县中振兴攻坚战的序幕。会前,史志军带领市委常委会全体同志和相关部门“一把手”,深入各县区高中开展“解剖式”深度调研;会上,淮安市委明确将县中振兴作为全市重点抓好的四件大事之一,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头版头条”推进。

会议出台《关于推进县中振兴的意见》,聚焦教师不强、教学不强、教研不强等短板推出十条改革举措,明确将县中振兴工作作为县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纳入年度述职必述内容,县中发展绩效作为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履职评价的重要参考。自此,在淮安各县区,县委常委会、县政府现场办公会开进校园逐渐成为常态。

把牢方向标,淮安集中政策、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攻坚突破。一组要素保障数据足见决心:淮安市连续5年每年投入3000万元专项资金,并带动所属8个县区每年分别配套不低于500万元。市县每年投入的7400万元县中振兴专项资金,70%以上用于人头奖励,向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

“将县中振兴作为市委、市政府四件大事之一,把县中振兴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关键枢纽,这方面,淮安走在前列、成效明显。”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点赞道。

创新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一本达线人数连年攀升,两年就实现了三年目标!家长更放心把孩子托付给我们了。”说起这几年学校的蝶变,盱眙中学党委副书记周志国满心感慨,就在几年前,学校还一度面临教师流动性大、生源流失的窘境。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为了引进、培养、留住人才,近年来盱眙建立教育系统编制“周转池”和县中振兴“周转池”名额共计375个,通过名校优生招录高中教师62人,公开招聘49人;累计拨付教学质量奖241.8万元,设立县中振兴专项资金600万元、圆梦教育基金2000万元。

“信心留人、待遇留人”的实践处处得到回响。“现在教师收入比几年前涨了至少30%,县中教师整体收入水平略高于当地公务员。”涟水中学党委书记胡恒进说。

2023年以来,淮安各县区聚焦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齐发力。市、县区分别设立不少于100人的教师岗位“周转池”,县中增核不少于9%的教师编制,并根据需要给予各县中5至10个竞赛类教练特殊人才岗位。全市累计为近5000名优秀教师发放“江淮尊师卡”,全面增强教师群体职业认同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给平台、给奔头,更给责任和担当。淮安对校级班子成员提出“两个80%”要求,即80%以上工作时间在校园,80%以上时间在课堂、在教师和学生身边,并要求党员教干带头做到“三进三提三知”,即进课堂、进家庭、进重点场所,提学生姓名知家庭情况、提日常表现知思想情况、提兴趣交往知身心健康。过去突出的“骨干教师不想做班主任,高一、高二老师不想教毕业班,农村教师不想进城”的“三不”问题成为历史,校长办学治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明显加强。

百花齐放筑“高原”攀“高峰”

提一些问题、做一项任务、来一次交流、扮演一回老师。在淮阴区淮州中学,践行“五三二”理念的课堂环节紧凑、时间过得飞快。“看似简单的一节课背后是深度教研的成果铺垫。”淮州中学党委书记李伟伟说。

围绕“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淮安统筹优秀师资开展“市带县、强带弱”“双带”行动,发挥淮阴中学的高峰引领作用,在全市域构建多层级、全覆盖、高质量的教研共同体,着力培育更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坚持县中振兴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水涨船高。我们将坚定构筑‘高峰’‘高原’矩阵,形成‘淮中示范引领、县中全面振兴、全中特色发展’的新格局。”淮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陈俊祥介绍,淮安各县中放眼全国找标杆,对标先进地区、先进学校,抬高目标追求,全市42所高中确定74所省内外对标赶超对象,争取以县中振兴为引领,加快形成高初小幼和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一体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做好整体教研教学质量推进的同时,淮安打造多元路径铺就学子成才坦途。去年以来,淮安推动县域高中“拔尖、整体、特色”提升,累计启动建设高中学科教研基地校14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先后组织高考“摆渡计划”“苔花行动”,为学科特长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贯通培养实践路径。

一座座努力奔跑的县中,跑出学子们的可期未来,也跑出“学在淮安”的金字招牌。淮安市市长顾坤表示,淮安将围绕“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目标,以县中振兴为引领,将其经验拓展到义务教育,全面推进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重塑让群众更有自信心的“学在淮安”品牌。

作者:张莎沙 易梦涵 通讯员 蒋留成 刘晓刚  编辑:郭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