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蔡雨萌
近日,西派集团成功向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Sonatrach交付全套井口装置及采油气树项目。“这不仅是西派集团进军北非市场的突破,更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标志着西派品牌在国际高端油气装备领域赢得认可。”西派集团副总经理王英燕表示,在开拓北非市场的过程中,离不开商务部门的精准护航。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紧扣“保持好势头、提升贡献度”目标导向,坚持干字当头、主动作为、守正创新,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商务力量。1—7月,外贸进出口额348.9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全省第一;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41亿美元、同比增长9.6%,高出全省平均21.6个百分点;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1169.2亿元,同比增长5%。
外贸逆势增长17%,领跑全省的“淮安密码”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我市外贸实现逆势上扬:1—7月,外贸进出口额348.9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全省第一。
市商务局深入推进“淮品出海”行动,组织政策业务培训和供需对接活动50场,帮助内贸企业了解外贸政策、建立外销渠道;引导企业用好展会平台,拓展外贸业务,推动200余家次企业参加140场境内外展会,获意向订单5000余万美元;积极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建设,出台《淮安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助力内贸企业开拓线上线下业务。截至目前,全市跨境电商主体已达450家,增长迅速。
同时,该局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做好外贸优品拓内销工作,列出81家适合拓展内销的外贸企业清单,收集发布17家商业综合体的42项优惠举措,组织企业参加4场“外贸优品中华行”重点地方站活动,实现现场销售450余万元,意向成交2300余万元。“‘外贸优品中华行’让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产品能够更顺利地进入国内消费者的视野,也为我们开辟了拓展国内市场的新渠道。”淮安厚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市场运营总监席奇宏表示,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精准对接和全程服务下,企业多次参加南京、连云港、淮安等地的展销活动,实现现场销售数百万元,并获得超千万元意向订单,发展信心大幅提升。
外资使用提质增效,9.6%增长背后的服务战
开放,是一个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市聚焦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1—7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4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增速全省第五。
作为全球首个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巨石集团淮安有限公司是中国巨石在华东的重要战略支点。今年2月,巨石集团和巨石香港对巨石淮安增资10亿元(外资4亿元),1.5亿元外资到账后用于生产线及风电项目建设。这将进一步深化产业链本土化布局,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为我市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市商务局多维发力、久久为功,以“三聚焦”推动利用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聚焦外资项目招引。加强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积极与外资企业总部沟通对接,赴新加坡、泰国等开展境外招商,推动县区赴德开展驻点招商、聘请台商台企代表作为招商顾问入岛招商,1—7月全市赴境外招商累计超60人次。聚焦存量企业挖潜。策应国家外资企业利润再投税收抵免政策,组织开展外资企业调研服务月活动,开展增资扩股“敲门行动”,1—7月,全市增资占比57.6%。利用国家鼓励外资并购、放开个人并购等政策契机,精准帮助企业对接境外资源,推动丹麦诺和集团并购淮阴区施尔丰生物科技股权,到资约6000万美元。聚焦外资企业服务。深化外资企业服务“月季歌”品牌建设,联合市海关、税务、人行,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97件,成功帮助巨石集团、天鹏锂能、台华新材料等6家重点企业获得鼓励类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资格,获批数量全省第一,帮助企业申请用汇额度1.56亿美元,节约税收近400万元。
消费新场景涌现,1169.2亿元里涌动的经济活力
这个夏天,“苏超”火了,一场场球赛引发全民沸腾。而与赛场战况同样引人注目的,是遍布淮安全城的“第二现场”和火热的消费场景。
看赛事、品美食、逛夜市……夜幕降临,1415街区、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休闲街区、盱眙尅街等全城12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及20个美食街区座无虚席。全市各大商业综合体纷纷化身“第二现场”,在组织球迷集中观赛的同时,穿插抽奖、联动商户发放消费券等活动,展现了消费多元升级的新思路。
撬动赛事经济从一时火爆迈向持久繁荣,市商务局立足主客场赛事特点,创新打造“场景联动、权益互通、体验升级”的消费生态体系,推动赛事流量向消费增量高效转化,将赛事IP转化为激活消费增量的“超级风口”。据悉,8月30日客场比赛当日,淮安15家重点商贸企业营业额为3352万元,环比增长22%;9月7日主场比赛当日,淮安18家商业综合体和夜经济集聚区营业额为3120万元,环比增长11%。
消费场景不断创新,消费市场焕新向好。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实施“幸福满淮·安心消费”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苏北率先开展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家装家居以旧换新活动,截至8月底,消费品以旧换新使用财政资金6.7亿元,拉动消费约106亿元。积极拓展消费场景,持续放大“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应,市、县区联动,累计组织开展汽车消费补贴发放、“幸福666”等主题促消费活动600余场,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休闲街区、河下古镇、盱眙尅街龙虾美食城获评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扩大数字等新型消费,打造网络促消费矩阵,1—7月份全市网络零售额为132.03亿元、同比增长18.27%,其中直播网络零售额19.56亿元、同比增长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