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宇熠
9月28日,哈啰Robotaxi在溧阳投放开启商业示范应用。“此次是全省首次投放主驾无安全员的无人驾驶网约车,首批车辆将在特定区域和路段内开展商业示范应用。”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华国栋说。
“主驾无人”是无人驾驶真正“无人”的重要标志。不久前,哈啰自主研发的首款L4级别Robotaxi在2025外滩大会首发,不到半个月,Robotaxi就已“奔跑”在溧阳的道路上。哈啰集团高级副总裁彭照坤说,L4级别属于高度自动驾驶,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撑,哈啰Robotaxi核心算力超2000TOPS,即一秒内可完成2000万亿次AI运算。
在特定场景内,这位“算力司机”表现如何?记者打开哈啰APP,选择自动驾驶后下单,在车身密码板输入手机尾号,车门自动开启。点击车内屏幕上的“出发”选项,车辆便缓缓驶出。行驶过程中,“算力司机”根据路况“稳稳地”完成了转弯、变道、避障等动作,平均时速30—50公里。
开放的场景不仅让前沿技术找到了“试验场”,也让未来产业有了“布局点”。2024年,溧阳入选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区”,率先布局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由于国内缺少建设完备的国际适应性道路,国产汽车出海需要到国外进行检测且花费较高,这一测试基地建成后将有效解决这一痛点。”上检智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寅告诉记者。
记者来到正在加紧建设的测试基地,这一片规划面积超1800亩的基地建在复绿后的矿坑边。封闭场地设计划分为国际适应性环道、性能测试区、模拟城市区三大测试区域。该测试基地引入国家级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海汽检建设运营,预计明年可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场地服务。
无人驾驶的“溧阳场景”正越扩越大。聚焦智能无人运载装备产业,溧阳高新区开辟了智能网联汽车、无人物流车、重卡物流路线等示范场景,构建起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到产业落地的全产业链闭环。
走进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创新中心高性能动态驾驶模拟器试验室,一辆测试车辆正在测功机上模拟高速行驶,当仿真画面中的前车突然刹车,测试车辆也随即减速刹停。“这是国内首个智能底盘虚实结合测试平台。一方面提升测试场景丰富度,不再受常规道路试验场地限制约束;另一方面可有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前期开发成本30%以上。”该中心总经理范晶晶表示,目前中心可提供全面的整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涵盖从智能系统验证到动力性能评估全环节,为溧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无人驾驶技术创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今年3月,溧阳高新区联合哈啰、宁德时代等上下游龙头企业推动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网约车测试示范项目落地。4月,哈啰与宁德时代、蚂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携手进军Robotaxi赛道。溧阳是宁德时代“重仓地”,溧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许微宇说,哈啰依托丰富的运营场景提供数据资源;蚂蚁集团在大模型、强化学习、具身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布局提供算法支持;宁德时代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智能滑板底盘技术提供安全底座。在这组场景+算法+硬件的“黄金三角”加持下,溧阳将加速打造“车能路云”一体化发展高地。
从“示范应用”到“示范运营”是无人驾驶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关键里程”。立足旅游资源优势,未来溧阳还将开发以天目湖、南山竹海为目的地的文旅路线,推动“无人驾驶+文旅”场景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