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鹏 王璐
历时22天的扬州“运河十二景”评选活动全民票选阶段至7月18日24时结束。自6月27日下午22个入围项目在全网平台进行宣传展示后,全国网友纷纷为心目中的扬州“运河十二景”踊跃投票,并结合“运河十二景”建设及扬州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献计献策。
后台统计数据显示,共有360373人参与投票,投票数和浏览量分别为4324476、1306819。同步推出的“我为扬州‘运河十二景’献一策”征集活动,共收到网友留言51311条。
一场网络票选,平均每天有超1.6万人投票,如此热烈的响应在扬州各类活动中极为罕见,充分体现了网友对扬州“世界运河之都”定位的认同,更展现了广大市民对家乡的挚爱。
根据全民票选结果,活动主办方将于近期结合文史、规划、水利、文旅等多方专家学者意见,最终确定12个入选项目,并系统实施扬州“运河十二景”建设提升工程。
人文竞演秀,说、唱、演全方位展示“魅力运河景”
22个入围项目犹如散落在运河沿线的珍珠,每一颗都是一本厚重的书,值得细细品读。此次扬州“运河十二景”评选创新形式,以人文竞演秀的方式,通过说、唱、演等形式全方位展示“魅力运河景”。
人文竞演秀中,入围项目“各显神通”:有的用生动而接地气的扬州评话,展现出一幅古运河和古城和谐相融、生生不息的鲜活画卷;有的用震撼人心的歌剧,配以大气的舞台背景,展现波澜壮阔的大运河;有的用感染力极强的演讲,展现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现代文旅风采……
打破传统的单纯图文介绍,人文竞演秀以更加视觉化的语言,展示各项目的特色与人文内涵,也让网友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到世界运河之都的城市魅力。 超36万人参与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运河十二景”
22个入围项目各美其美,谁能代表扬州运河文化,谁能体现扬州城市特色?网友用投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世界文化遗产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也是长久以来扬州历史文化名胜的代名词。近来年,瘦西湖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创意设计,相继开发出唐诗主题夜游等系列产品,始终走在全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最前沿。
运河三湾是扬州新晋“网红打卡地”。这里水路弯曲、夹岸画屏,凝聚了祖先的水工智慧,还有新落成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活态展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
双宁古韵承载着扬州的城市记忆。冶春茶社“包”容天下,天宁寺重宁寺禅韵里透出阵阵墨香,史公祠的对联诠释着城市的风骨,486非遗集聚区展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红园承载了几代扬州人的记忆……在网友心中,这里传统与现代相融、守正与创新并重、事业与产业齐飞。
超5万网友留言,“金点子”频现,市民为“爱”发声
一次评选,不仅赢得广泛关注,还激发了市民对运河文化的认同和对家乡的热爱。
在“我为扬州‘运河十二景’献一策”征集活动中,超5万条留言为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献智,其建议和意见涵盖保护传承运河文化、扩大对外交流,针对青少年开展运河文化教育、实践、传播活动,聚焦交通、饮食、住宿等旅游配套服务等方方面面。
高邮网友胡艺萱在留言中写道:“我家住在盂城驿附近,盂城驿旁有一条巷子叫南门大街,小时候这里很繁华,有卖布的、有小杂货铺、有卖蒲包肉的、有卖盐水鸭的。我建议,‘运河十二景’的打造应结合当地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怀打造旅游特色,让旅游者能感受到独特的人文历史印记。”
身在异乡的江都人龚桂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他第一时间为“运河十二景”投了票,并在留言中表示,大运河是扬州的一张古老名片,大运河与扬州城的命运早已相互交织。“运河十二景”评选是深挖文化底蕴、盘活运河文旅资源、扩大扬州城市影响力的一次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