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韩雷) 5月8日,总投资50亿元的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项目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各类机器人及智能化产线的研发、制造、销售等,将引进3000人左右规模的研发与制造团队,打造成集产线研发、设备集采、装备集成、销售、安装维护于一体的总部型产业基地。
该项目由立讯集团旗下现有的3个机器人事业群团队整合、扩大而来。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来胜说,项目将与常熟现有新能源、声学、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形成深度联动,实现产业协同,构建“智造+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助力常熟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迈进。
这是立讯和常熟的一场“双向奔赴”。自2019年立讯智造科技落户常熟经开区以来,立讯精密在常熟累计投资超百亿元,打造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核心组件等领域的全产业链生态,去年实现产值119亿元,年均增幅近40%。
当前,常熟正培大育强人工智能产业,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地方产业。过去一年,常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全市拥有超1.7万家工业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近5000亿元。规模化的产业基础和产业转型的现实需求,为常熟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条件和动力。以人工智能与重点产业融合为主线,常熟已在纺织服装、检验检测、医疗健康、低空巡检等产业领域拥有显著先发优势,并形成了28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及49个典型场景案例。
优质载体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策源地。眼下,常熟正全力打造“中新昆承湖园区、智算未来城、苏州·中国声谷”三大创新核,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特别是今年3月底启用的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所在的智算未来城,是常熟发展智能算力与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重要阵地。这里布局了“AI+具身机器人”“AI+智造”“AI+汽车”等5大垂直场景,同步建设“封闭测试场+城市级沙盒”双场景实验室,提供万卡算力中心、万兆光纤网络等要素配套。截至今年3月底,常熟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营收近200亿元,集聚相关企业200家,拥有专业化载体近5000万平方米,产业主要涵盖智能机器人、计算机视觉、无人机、智能安防等领域。